闲鱼们与拼多多必有一战?
宋昆表示:“国内二手电商的起步是在一二线城市,但现在国内二手电商的买家数据画像显示主要集中于三四线甚至更低的城市人群,也就是我们最近一直在再说的‘五环外’人群,这也符合我们对消费分级的认知。” 类似拼多多的发家利刃,二手电商的特点其实也是低价。二手电商现在重点教育的人群,也是拼多多目前的主要使用人群,可见二者在目标人群上存在很大程度的重合度。都做着电商零售的生意,竞争早已存在,而竞争的白热化或许也只是时间问题。 *价值差与价格差引发的替代博弈 替代品越多,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越高,替代品越少,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越低。从二手商品来看,“剩余”价值越高,二手商品被消费的可能才越高,而廉价的新品和高“剩余”价值的二手商品之间存在一种替代品关系。 从价格差来看,此前拼多多百亿补贴iPhone11补贴优惠最高可达900元,而一款九成新的二手iPhone11出手恐怕也不见得比它低多少吧?这样一来,用户为什么还要买二手的呢?拼多多与二手电商之间的竞争替代关系显而易见。 从价值差来看,二手商品买家是为了置换商品的价值损耗,从而获得价值有损的二手商品拥有权,对于比较保值的商品,新品、二手价格差异不大,一手便宜,二手性价比不明显了,用户自然更倾向于新品。 *阿里战略狙击的需要 生态战是阿里惯有的打法。今年,阿里为了同美团竞争本地生活领域,对支付宝进行了改版,集阿里系的饿了么、口碑、飞猪、淘票票、高德等一干入口开始“打群架”。 在阿里眼中,拼多多就是又一个美团。 关于淘宝和拼多多的竞争话题讨论一直都没有停歇过,目前来看,阿里电商大厦顶层是天猫,中间是淘宝,下游过去针对拼多多的是聚划算。但打法“copy from 拼多多”的聚划算很难取代拼多多,最多咬下块肉,阿里需要从一个全新的方向出发才能抢夺下沉市场。如此一来,阿里对闲鱼的重视缘由昭然若揭。去年阿里巴巴投资者大会上,阿里认为未来淘宝的门槛会不断提高,真正的C2C卖家都会流向闲鱼,从而对拼多多形成一种品类和生态层面的降维打击。 综上,随着二手市场的不断壮大,拼多多和二手电商,准确的说应该是拼多多和闲鱼的一战或许真的在所难免。就目前看来,它们各自的优劣点也体现的非常明显。 拼多多的品质过去虽然备受争议,但近两年确实在不断扭转这一公众认知,关于拼多多的评价也越来越好,而且东西都是一手的。而二手电商们的东西再好用,那也是二手的,这种认知优势是二手电商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现实。 从二手电商的角度来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二手电商产品自带破圈功效。 拼多多一直以来都想把车开进五环以内,马斯洛需求曲线告诉我们,这些五环外用户个体的喜好是发展变化着的,具体走向上是向五环内人群去看齐。 如今,我们看到二手奢侈品电商在各大二手电商平台上发展的如火如潮,这也意味着二手电商其实自带破圈功能。闲置二手商品可以是廉价的小商品,也可以是高额的奢侈品。而拼多多却在追求大牌的路上屡次遇到“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遭遇。今年618,AMD发表了盖着公章的官方声明,拼多多平台上售卖的产品没有获得授权,提醒消费者权益保障问题,在此之前索泰、LA MER、戴森、三只松鼠等品牌也都有过类似的行为。 另一方面,制造业转型带来的成本冲击。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