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十年树木与人生三问
PC时代的官网流量入口有两端,一是线下广告牌,一是PC端的浏览器入口和搜索栏;到小程序时代,流量入口依旧包括搜索栏,这是用户在对某个产品/品牌产生确定需求时的用户行为,另一流量来源则是微信群等私域池,这使得微信体系内的服务可以实现自由流通。 如果说小程序还缺少哪一环,那或许是公域流量入口。能补充上这一环的,是视频号。 微信官方的说法是,视频号的意义,与其说是视频,不如说是“号”。因为有了一个公开的号,意味着每个人都有了一个公开发声的身份,微信不再局限于社交领域,而是进入到公开信息领域。 视频号页面的顶部通栏分为关注、朋友、推荐三个tab,去年6月时,张小龙曾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断言,未来有一天,视频的播放量,关注、好友推荐、机器推荐的消耗比例,应该是1:2:10。即,一个人应该平均看10个关注的视频,20个朋友赞的视频,100个系统推荐的视频。 目前视频号的大盘数据是,朋友推荐产生的vv(video view,视频播放量)是机器推荐的2倍,但产生关注行为的用户(代表活跃用户行为)在三个tab中产生的vv比例,大概已经达到1:2:9,随着平台内容丰富度的提高,机器推荐带来的vv比例会更高,这意味着小程序可以借由视频号获得更多的公域流量。 正如上文分析的,视频号是微信这套框架体系的集大成者,它连接了微信体系内公众号、小程序、朋友圈等各类工具,反过来,公众号、小程序等与服务相连的一切都可借由视频号窗口对外输出,且视频号是一个兼具冷启动与公域能力的可流动的窗口。 值得注意的是,与公众号、小程序承载的做机构官网的使命不同,视频号的使命还包括成为个人的“官网”,即个人名片,这也是在12月用户可在个人主页展示视频号的原因。 “如果把视频号仅仅定位成一个短视频产品,可能对微信给予它的预期还是低估了。”高樟资本创始人范卫锋曾向字母榜表示,视频号有可能是被作为“下一个十年的互联网入口”的高度来定性的。 在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微信做服务连接的任务分别由公众号、服务号、小程序、直至现下的视频号来承接,它们就像纵向的几路分队进行接力,而另一侧,微信支付、搜索等底层工具在通过不断迭代实现横向打通。 对商户来说,支付、搜索等底层功能的每次更新并未能如小程序、视频号等新产品的诞生一样引发广泛讨论,但这些产品对服务生态的意义同样重要。 公众号被拆分为订阅号和服务号的2013年8月,微信支付正式上线,并在随后的春节中以微信红包的形式扩大用户群,3月,微信支付向商户全面开放。 支付是一个服务体系的基础能力,服务就会产生交易,无支付功能,交易便无从实现。近期,微信支付值得关注的一项能力是,微信红包封面支持跳转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这意味着想要成为机构官网的视频号将借由微信红包获得更多的曝光机会。 搜索功能也是随微信服务体系的升级而迭代的。在早期,微信的搜索主要停留在内容层面,逐渐地,搜索向服务生态靠拢。 2018年,微信宣布开放品牌搜索功能,开通品牌搜索的商家将获得品牌官方区和微主页的能力,用户打开“搜一搜”或“小程序”,搜索品牌名称便可直达。 2019年年底,微信搜索进行了一次大幅调整,微信搜索变成了“微信搜一搜”,接入了众多类目的小程序,包括丁香医生、马蜂窝、豆瓣、知乎、携程、ZAKER等超18个类目;另外,微信还发布了品牌官方区2.0版本,功能包括可定义配置品牌关键词、商品橱窗、直播、个性化营销区域等能力;现在,品牌的搜索区还加入了视频号页面。 这是一次微信生态的服务端补给。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各大内容阵营各自为战,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而微信搜索+小程序组合的一个目标就是打穿这面墙,让内容和服务被不受界限地检索到。 微信的产品规划中,是希望在线下,小程序被通过扫码的方式触达;在线上,通过社交传播和搜索触达,而搜索应该成为小程序的主要流量来源,去年9月,微信上线的搜一搜新功能是,用户可直接在聊天界面中点击文字进行搜索。 微信工具箱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服务工具是企业微信,它的进化加速是从2018年初,企业微信内测与微信消息互通开始,它成为商户与客户沟通并提供服务的直接工具。 微信十周年演讲的最后,张小龙用两个词来描述了微信这十年,一是连接,二是简单。 关于连接,张小龙的思考是,对产品来说,做连接,意味着做服务的底层设施。微信的连接范畴更大,公众号、小程序目标都是连接,连接人和内容、人和服务,微信支付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货币的连接,视频号的目标也是连接。“重心不是在做内容,而是在做底层的连接,这很重要。” 参考资料: 1、《微信订阅号改版的逻辑》,万能的船长,2018年10月 2、《2012 年度最佳颠覆:微信公众平台》,爱范儿,2012年12月 3、《按微信团队张颖这说法,微信计划向公众号开放用户数据了?》,虎嗅,2013年11月 4、《关于微信小程序,你不知道的那些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王M争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