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中国速度”的6家国家超算中心,你了解吗?
在2017年11月举行的全球超级计算大会上,由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80后副教授付昊桓带领团队完成的“非线性大地震模拟”,获得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这是基于“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的应用第二次拿下该奖。同时,“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以每秒12.5亿亿次的峰值计算能力以及每秒9.3亿亿次的持续计算能力,再次斩获全球超级计算机排名榜单TOP500第一名。 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依托“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系统,面向生物医药、海洋科学、油气勘探、气候气象、金融分析、信息安全、工业设计、动漫渲染等领域提供计算和技术支持服务,为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平台支撑。 “超级计算机已成为体现国家创新能力的国之利器。”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梅建平在7月份天津滨海新区举行的“纪念中国超级计算事业发展四十年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成立十周年”活动上表示,下一步中国将研究建设完善国家超算基础设施,从全国一盘棋来设计和整体布局,支持在重点区域建设国家级超算中心,“希望这些超算中心连接起来,成为真正的国家超算网络,形成全国超算资源共享的新格局。” 据了解,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近期获得科技部批复筹建,成为中国第七个国家级超算中心,这也是科技部出台认定管理办法后批复筹建的首家国家超级计算中心。 相关阅读: 导航公共云可用性区域以获得最佳性能 云计算势不可挡,中国制造企业部署积极性不高?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