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行业的出行大战:Ola PK Uber
除了竞争对手的“死缠烂打”,政府政策的紧箍咒也让印度巨头们不得不打起精神应对,看谁能率先找到对策。比如2014年Uber因为一位司机强奸女乘客,而收到了新德里政府的禁止令,使其不得不加强对司机背景的调查,并增设了永久性GPS跟踪系统。 而Ola也随机推出了“一键呼救”功能。此后,Uber很快在自家应用中添加了同样功能,并增加了“分享ETA(预计到达时间)”和添加“SOS”的选项。 Uber在印度的研发中心,最近的动作是与印度知名安全应用Safetipin合作,根据根据汽车外置摄像头收集的数据,从环境、路况、安保、人口性别等9方面,为当前环境进行安全评分。 与这种此消彼长的竞争态势不同,众所周知Uber在中国网约车合法化的关键节点迅速沽清,直接按下了退出键。但这也让中国的出行市场失去了在竞争中进化的机会,不是仰仗于独大者的自我鞭策,就是政策端的行业普照。 不得不说,有“鲶鱼”存在的商业故事,戏码精彩多了。 作者:脑极体,微信公众号:脑极体 本文由 @脑极体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 基于CC0协议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