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岭:中国移动云计算开源实践和策略
在介绍中国移动在主要云计算领域的参与情况时,钱岭总结道,“2018年主流开源项目贡献补丁 260余个,,Ceph贡献国内第3、OpenStack贡献国内第6、Hadoop、PostgreSQL-XL等其他系统国内贡献排名5-8名,OpenStack全球黄金会员、中国首个OpenStack SuperUser。” 在谈到云计算开源得与失时,钱岭表示,借助开源社区的力量,中国移动快速构建了团队和能力,在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已经成为业界一支重要的力量,具备一定的话语权。但在某种程度上,难以全部掌控开源软件也带来了很多重复的代码合并工作量,并带来了潜在的合规风险。 云计算开源的“得”的方面,中国移动取得了三大成绩: 一是形成了一批可以商用交付的云数产品;培养了一支熟悉云计算技术、研发、方案和交付的核心团队,团队的招募和培养助力多、速度比较快。 二是对内实现能力内化,大幅度降低了云计算和大数据系统的建设成本;对外获得收入、树立高技术形象。 三是大规模开源云数软件的集成能力形成了中国移动的核心能力。 同时,钱岭坦诚,在云计算开源的方面中国移动还存在四大不足: 一是业务需求无法快速得到社区支持,需自主实现相关需求,导致产品代码和开源代码之间差异逐步增大,在产品化代码和开源代码之间的同步消耗了大量的人力。 二是开源代码终究不是自己100%完成,在遇到故障时,需要投入更大的人力和时间来排查和定位问题。 三是开源软件架构复杂、模块多,单个模块性能尚好,整个系统性能往往不足,且难以全局优化。 四是开源软件许可协议复杂,除了相对友好的MIT、BSD、Apache协议外,往往还有具备传染性的GPL、AGPL、SSPL协议,内外、云化交付必须分别考虑合规性。 中国移动云计算开源演进策略 钱岭指出,2014~2019年中国移动云计算以线下交付的私有云业务为主的“大云”交付业务为主,2019年我们的业务转变成以线上交付的公有云业务为主的“移动云”,业务模式变化带来开源策略的调整。 技术产品(X)方面,传统软硬件产品,一般均可被转化为在线服务。例如短彩信网关、CRM软件等传统软硬件产品。 业务产品(XaaS)方面可以是IaaS、PaaS、SaaS和融合类业务产品等(不含线下的解决方案和人工服务)。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