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视频会议 | 走红背后的技术突围战
实际上,在云视频会议国产化替代的大潮下,阿里、华为、腾讯正逐渐可以做到在底层技术上的部分自主可控。阿里云有自研的飞天操作系统、神龙云服务器架构、含光芯片、盘古存储、分析型数据库等一众自研产品。华为云发布了两款云数据库Taurus和Gemini,并拥有华为自研的鲲鹏920、昇腾910、操作系统鸿蒙 OS等技术产品。 腾讯云自主研发了星星海服务器、TDSQL数据库。除此之外,私有云产品腾讯云TStack也和国内主流的操作系统/服务器做了很多兼容性认证。 一个典型案例是,疫情期间,腾讯会议扩容的100万核服务器资源是全部由腾讯云自研的服务器星星海提供支撑的。 正如腾讯视频云业务总经理李郁韬所言,“‘自主可控’这个命题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挑战还是挺大的。大家也都知道音视频领域的发展,国外的技术力量还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自主可控部分,我们其实分了几步走。首先在音视频的应用层,不管网络传输还是云端的流控引擎,编解码的优化都属于自研;其次在硬件部分,需要承认突破需要一些时间,至少在服务器上我们先走出了一步,后续可能会在国产硬件和操作系统。 通过软硬件这两部分,我们可能需要一些时间逐步去实现完全的国产化和自主可控。 2019年11月29日,齐心好视通推出国产化MCU服务及麒麟云会议客户端,并与天津麒麟、天津飞腾、上海兆芯、中标软件等多家国产化产业链的核心厂商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试图打造一个集国产芯片、国产操作系统、国产视频会议应用组成的国产化自主可控生态链。 齐心好视通CEO侯刚告诉雷锋网,此举背后其实是看到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为什么一定要国产化?其实还是离不开“自主、可控”二字。侯刚解释, 在国家政策、核心技术不断突破提升的情况下,国产化替代在关键行业的呼声越来越高。尤其在中美贸易战之后,其实是加剧了这个产业链的进程。 这样的战略背景下,对于国产化的门槛要求还是非常高的,除了公司资质背景外,要求底层的技术是属于自主研发的,包括使用的系统、芯片都是属于自主可控的清单范围之内。 图:钟南山与武汉ICU团队采用好视通视频连线 据了解,齐心好视通成立于2009年,诞生之初就是基于云计算的模式为用户提供视频会议服务。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