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

智慧物流的云计算应用

发布时间:2022-12-04 05:30:42 所属栏目:云计算 来源:互联网
导读: 一、物流云
物流是生产制造、电子商务、城市配送的重要保证。无论是是传统的物流企业还是产业链上的制造企业,都已充分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而且要实现物流信息化,就必须建立专门的物流信

一、物流云

物流是生产制造、电子商务、城市配送的重要保证。无论是是传统的物流企业还是产业链上的制造企业,都已充分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而且要实现物流信息化,就必须建立专门的物流信息化管理平台,为繁琐耗时的货物装卸、搬运、登记等过程实现管理的透明化、简单化、智能化,才能提高物流的速度和效率。此外,对于物的管理,必须以监控的方式随时跟踪、监控物流的位置和状态,以保证物流的安全性、可靠性、作业弹性。这是IBM中国研究院2007年提出 “智慧物流”的理由。

所有物流模式与创新,都是以适当的信息技术及物流信息系统为支持。现在的物流系统都是多个子系统联结成本。传统基于C/S、B/S等数据集中管理的物流信息系统,系统集成是为解决“信息孤岛”而来,但目前物流系统是大系统,是动态、异构、分布式的区域范围的物流系统集成,具有动态性差、响应迟缓、可传递性低以及系统维护和扩展成本极高的不足。

解决大系统及个性化服务要求高的关键和希望,是“云计算”。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和应用计算方式,是继 PC、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IT 革命,具有高可扩展性、高可靠性、高资源利用率和按需服务等特点。随着智慧物流技术不断发展,集成共享大系统的物流信息资源云计算服务,以“云”的方式来为各类用户提供各类按需使用的物流服务,是业界的共识。

二、云计算应用模式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继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和 Web2.0 等计算模型之后,新兴的并行共享架构计算模型,它以互联网为平台,将大量分布离散的计算资源集成到一个虚拟、抽象、可动态扩展的计算资源池中,然后向外界提供按需分配的云存储、云计算等云平台服务,具有动态、自治、分布式和按需使用等特点。

“云“就是存在于互联网上的服务器集群上的资源,它包括硬件资源(服务器、存储器、CPU等)和软件资源(如应用软件、集成开发环境等)。客户端(本地计算机)只需要通过互联网发送一个需求信息,远端(云端)就会有成千上万的计算机为这个客户的需求提供资源并将结果返回到本地计算机。本地计算机不需要什么资源,就可以完成复杂的功能,实质是由云计算提供商所提供的计算机群来完成。

一个比较典型、容易理解的应用,是快递行业的物流云:大型物流企业为龙头,开发“快递行业云平台”,收集来自行业的订单信息与各企业的私有数据;然后对各个订单的收件地址进行整理,并计算机生产最优路径;最后匹配合作快递企业,由匹配到的快递企业承运发往收件地址。这一过程中,云物流模式整合了运输、收货、配送等作业类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货运行业长期存在的装载率低、返程空驶等问题。

案例:“大掌柜”SaaS工具提供商

2018年,国际物流SaaS工具提供商“大掌柜”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拙朴资本领投,云启资本跟投。针对国际货代,其漫长的业务流程链有30多个处理环节,其中90%以上的环节由人工处理完成。涉及到海关、船东、港区、仓库、拖车、报关行等多个关联方,交易周期长,支付结算过程低效。

“大掌柜”平台实现的功能:第一,内部SOP作业流程的标准化;第二,接入与业务链上的各个环节(码头、报关行、仓储、船东、拖车等);第三,升级原有的PaaS平台,支持中大型企业进行自主开发,满足各区域的业务个性化需求。接业务线上化后,其价值在于实现了作业的标准化,只能标准化之后,才能实现智能化(高效化)。

图1:SaaS线上服务的云计算模式。

SaaS(软件即服务),为用户提供获取软件服务的新形式。无需用户安装软件在本地计算机,而是直接按某种服务水平协议(SLA)直接通过网络向专门的提供商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带有相应软件功能的服务。

三、示例:冷链云平台的构建

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处在初级阶段,冷链产品的品种与数量都处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当冷链物流的服务模式、系统功能及服务能力,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对物流服务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冷链成本居高不下,货损率较高,断链情况较为严重,这种运输品质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安全与信任度。

利用云计算模式,创建新型冷链物流服务模式,将冷链产业链上的主体和活动的信息整合到一个统一服务平台,解决主体之间的流程连接、信息共享、标准统一、可溯源等问题。平台强大的信息获取与计算能力,可全程实时跟踪物流过程,即时响应客户需求,达到高品质服务的目标。保证了信息在冷链物流供应链主体和冷链物流环节间进行高效的流转与共享。物流云实现对运输车辆和货物的可视化管理,动态跟踪、资源优化、供需匹配、优化调度和智能决策管理。

冷链物流云服务模式促进供应链协同和提升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主体之间的沟通、协调、合作与协同等变得更为频繁与紧密,市场主体将加工能力、存储能力、配送能力、包装能力及市场需求(冷藏品)等集成到云平台,由算法进行智能化、实时的匹配,替代人工经验的不足和减少信息滞后的损失。在按需求驱动的模式下,客户将定制的需求(个性化)、物流配送需求,在云平台中共享给多个配送企业,由配送企业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云服务是协同平台。

下面为一个面向冷链供应链的基于服务的多需求、多资源的冷链物流云服务业务架构图(吴玉荣,2016)。

图2:冷链物流云服务系统架构示意图

冷链物流云服务的需求端由包括冷藏食品的生产企业、冷库企业、加工企业、包装企业、运输企业、批发企业、零售商(连锁、超市)、电商企业等,还包括消费者。各类主体的服务内容、时间、期望价格(可谈判),云服务集中各需求端(手机、PC、手持终端、POS)等设备,云平台运用虚巧化技术处理需求,形成任务池。线下服务的提供端,如干线运输、快递、货代、仓储、航运、包装、铁路、航空、集装箱服务公司等将自己的物流资源信息(如货物信息、仓储能力信息、配送能力信息、车辆状况信息等)发布到云平台,设置条件与物流任务进行自动匹配,形成云物流资源池。

云平台将各种异构资源进行封装,形成不同的业务云或者是组合业务云,例如运输服务云、仓储服务云、配送服务云、物流服务链云、包装服务云、订仓服务云等,采用动态部署,各业务云进行相互的调用和业务组合。任务池与资源池进行动态供需匹配,形成满足客户个性化的方案(达成交易)。云平台的感知层接入传感设备,以及GPS功能,实现全过程对于物的环境监控与位置获取。

四、小结

云物流或物流云,是依托云计算的商业模式,与传统物流商业模式相比,云物流模式具有更好的管理效果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整合资源、共享资源,提升物流运作效率与服务质量;优化物流路径,减少非必要物流作业,降低物流企业高成本;拓展物流服务职能与范围,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运输企业及其他市场主体,存在规模较小、业务功能单一化,信息能力弱化等特点,因此采用云物流发展模式,可以将这种小而全、产业集中度的市场特点,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解决服务同质化严重、物流布局不合理、物流服务水平难以评价等问题。

参考文献:

冷链物流云服务架构与动态配送研究,吴玉荣,2016

区域物流云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吴达远,2017

大数据时代下云物流模式探究及转型路径研究,王智泓,2019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