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

工业制造的大脑和神经——工业软件的发展在路上

发布时间:2022-12-04 20:01:58 所属栏目:云计算 来源:互联网
导读: 工业软件是工业制造的大脑和神经,承载着大量的工业数据,但是我国的工业软件基础薄弱。在中国制造业蓬勃发展的二三十年,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像工业仿真这样的软件就没有抓住机遇自主研发,

工业软件是工业制造的大脑和神经,承载着大量的工业数据,但是我国的工业软件基础薄弱。在中国制造业蓬勃发展的二三十年,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像工业仿真这样的软件就没有抓住机遇自主研发,给了国外仿真软件不断积累和验证的实践机会,所以等于反哺了国外工业软件的发展。

如今,我国遇到的一些重要产品“断供”问题,倒逼了我国的自主研发和国产化意识云计算技术发展,像军工等保密性单位的刚需,也给了国产仿真软件加速孵化的土壤。另外,在工业软件的研发创新以及落地实施中,同类的国外软件很多会因为不适配国内企业、成本高等,逐渐失去竞争优势,也成为了本土软件发展的利好之一。当然,我国企业发展自主的工业软件由于起步已晚,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云计算技术发展_云计算发展与政策论坛_云计算发展历程

以工业仿真软件举例,据说我国的工业仿真软件功能上和技术上已经达到国外头部同类产品的60%-70%左右,根本差距在于实际场景的数据积累和应用。工业仿真从行业应用场景来看,有航空、船舶、汽车、能源、装备等诸多行业应用,仿真分析又涵盖动力学、流体、热传导、声学、电磁场等多种模型,所以需要的时间和积累可想而知,需要在应用场景中不断打磨迭代。

除了研发积累要求,我国工业软件的发展难点也跟人才有关,它对人才的要求高。上面提及的工业仿真软件就是多学科交叉、综合性的知识密集型产品,要将大量的制造经验、场景数据演变成算法、编码,再固化到软件上,所以工业软件的研发人才要求更高。当下,高等院校成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及课程配置还是缺乏的,围绕工业软件的跨学科培养体系也没有建立,因此人才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云计算技术发展_云计算发展与政策论坛_云计算发展历程

综上所述的例子可以看出,工业软件的价值和难度是并齐的,其发展强大也离不开用户的信任和依赖,所以自主研发的国产化趋势符合这一逻辑。中国要真正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实现“中国智造”,工业软件也必须走在前列。

目前,我国工业的发展水平已经到了必须拥有自主的工业软件时期,创新突破来到了真正的窗口期。从去年开始,国家包括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去扶持工业软件的发展,在区域落地中还需要工业软件厂商和地方政府携手探索,符合市场的生态环境。未来,国产工业软件会出现一批国内企业,这源于工业制造的特性,不同工业产品需要不同的工业软件支撑,会促成我国工业软件的进一步发展。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