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搜索,大部分人不知道的逻辑
然而,QQ音乐的做法是“换了一批”,从此“好好先生”与“好好先生插曲”没有任何关系。 图谱解读: 1.服务器对关键词进行分析,识别到“插曲”这个固定单词,由此推测,“插曲”前的关键词不是“歌曲名”,而是“影片名” 2.拿着“影片名”去影片库,里寻找“影片”,而非寻找歌曲 3.找到影片后,再寻找该影片相关的曲目 4.展示搜索结果时,显示 “影片名”,“影片译名”而不是展示歌手,专辑等 除了文字的搜索,语音识别搜索我觉得也是考验平台在搜索功能做的是否精准的一个标准。实际上,这三家都有语音搜索的功能,但效果“一试”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语音识别。 但从名字上来说,网易和虾米提供的是叫做听歌识曲的功能,只能识别环境中播放的音乐,QQ音乐提供有两种听歌识曲和哼唱识别,也就是说你既可以听音乐来识别歌曲,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哼唱来识别吗,最重要的是不管你唱得好不好无所谓,只要你能哼唱就能根据语调识别,并不需要唱出歌词。 实际测试了一下,由于本人实力有限,唱歌水平实在不怎么样所以选择了小苹果的片段。 哼唱和有歌词的识别度分别是80%和86% 几次实验后虾米和网易都表现不如意,最终放弃这个搜索功能。 后记 啰嗦完了技术性的产品分析,也说点感性的。作为音乐的“重度”用户,可以说,每天打开音乐APP搜索我想听的音乐成为我上班路上、休息时间的必修课。注意,我说的是“搜索”而不是“听”音乐。 这也是我想表达的,其实在我们第一次打开音乐APP听音乐,第一个使用的功能应该就是“搜索”,只有通过搜索,我们才有可能把我们喜欢的音乐进行下载、收藏并分享,只是平常我们习惯了听音乐而忘了搜索的重要性。 今天重点分析搜索,也是希望从产品层面分析,我们的每一次搜索,都是基于平台方通过大量的收集与用户相关的信息,比如用户搜索历史、点击记录、浏览收听操作、收藏操作、删除操作、社交平台使用记录等内容,然后从这些信息中提取出关键词及其权重,最后呈现出来的就是满足我们的精准化搜索。 音乐是现代人的精神食粮一点也不为过,尤其是随着现代人对于听音乐的需求越来越高,他们对于音乐的需求不止是在“听”上,而是需要平台更加智能化地为用户在不同场景下,能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音乐内容,与之相对应,这也要求平台能最大化的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想要听的音乐。至少从目前市面上的主流音乐APP来说,QQ音乐的搜索满足了我听音乐的所有想象,不信你也试试!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