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裁决:2017年中国数字音乐产业报告
中国数字音乐市场增速快,但产业链并不健康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6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总报告》,2016年中国音乐产业市场总规模达2851.5亿元,较2013年增长了4.73%。其中数字音乐产业达481.2亿元,成为继卡拉OK市场(800亿元)和音乐教育培训产业(643.8亿元)之后的第三大市场(图1)。 2012-2017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 中国的音乐产业在服务提供商环节分成了唱片音乐、音乐版权、音乐演出三条子产业链。但这三个链条的现状上,中国和全球音乐市场相比,差别比较大。
一般来说,唱片音乐、音乐版权两条子链是整个音乐产业中市场集中度最高的产业链条,也是整个音乐产业的核心所在。 国外是三大龙头公司,国内规模较大的则是英皇娱乐、海蝶和太合麦田等;而音乐演出既不参与创作音乐作品,也不参与制造音乐明星,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在消费前两条子链的劳动成果,位于产业链下游。 全球音乐产业链 中国的音乐市场规模虽然已突破2800亿,然而核心唱片业规模却仅有6.5亿。 中国数字音乐的快速增长更多的还是依赖于衍生市场泛娱乐经营的市场布局,如会员付费、秀场主播、演唱会推广、歌迷互动等变现形式的快速增长,尤其是2016年后,粉丝经济的挖掘、IP产业链的开发,成为发展的主力。 李宇春新专辑《野蛮生长》选择了qq音乐作为其独家发售平台 对比全球其他唱片行业规模超过10亿的市场,如欧美市场有70%的版权收益,日韩地区的版权收益更是达到了90%,而中国市场仅为2%(数据来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5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总报告》),差距非常明显。音乐产业链很不健康。 扩展阅读:正版体系建设滞后的原因 细究根本,中国音乐产业现在的正版体系建设滞后,与中国音乐产业发展历程中三个重要环节的缺失密不可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