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猜想:微信的付费订阅可能有哪些形式?
所以我觉得36 氪的“开氪”跟微信公众号应该有正面的相冲,但是不是36 氪就完全没有竞争的余地,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36 氪经过时间的内容沉淀,以及用户多是从事互联网行业的职场精英为主,这群人有着明显的付费需求,以及内容的确定性,这就是36 氪跟微信公众号的不同之处。 那是否就会大家就“和平相处”呢?历史已经告诉我们答案。 不管是当你滴滴快的补贴大战,还是百团大战,还是去年的共享单车,只要一个行业兴起,就会马上又人前仆后继地涌入,现在看起来大家都各处一地,我耕我的田,你犁你的地,井水不犯河水,但是谁又能保证这一切的世外桃源能维持多久呢? 而这时的微信公众号的入局,势必就会刮起内容付费创业的东风,到时候,肯定就会有更多的资本、资源涌入。 四、如何尽可能的抓住开放期的红利?如果想要抓住这个开放期的红利,我觉得应该可以分为个人和企业来说。 对于个人,特别是具有强大的内容输出能力的大咖来说,我觉得付费模式正是进入一个真正的收割期,不但依靠广告打赏收入,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影响力以及用户的忠诚度,去开通付费订阅专栏,现在很多大咖已经在这样的事,只不过微信的付费订阅多了一个渠道而已。前面我们说到,要想内容付费,无非就是回到内容本身质量身上,所以我觉得大咖在输出内容时,可以想想用户想要什么? 内容的质量好坏无非就是包括以下4 种: 1. 独家性 只有在你这里我才能看到。从其他渠道可以看到你的内容,但要花费其他的成本,我不愿意去花。比如说李笑来、李翔的专栏。 2. 时效性 时效性这个好理解,这个在各大视频网站的视频付费经常可以看的到,比如你只要成为这个视频网站的会员,你就可以先看到最新的海外剧或者独播剧。 3. 提供增值服务 提供额外的内容,这个放到公众号里面就可以是头条来做这个事情,比如你现在看到的是图文版,但选择付费你就能听到音频版,音频版内容更口语化并且加入了更多额外的作者的见解和看法。 4. 喜爱和认同 做人格化的公众号,建立价值观认同和情感连接,我们愿意为喜欢的人付费,自愿打赏就是因为我希望通过的支持让作者得到更多的回报。 而对于企业来说,我觉得如果想要入局内容付费领域,我觉得主要集中在内容生产逻辑和人才身上。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