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了和菜头的100+篇文章后,我发现了什么?
我在新浪微博有 55 万关注者。假设一个 2000 关注者的人攻击我,惨遭我的暴击,那么很显然,我这么做“很没有风度”。好了,我们知道,在新浪微博你的关注者越多,意味着你遭受的攻击可能性就越高。那么现在我假设,每日遭受攻击的次数是关注者数量的1%。这样算下来,我每天遭受攻击 5500 次,而对方是 20 次。 我面对 5500 次攻击,反击了一次,这是何等样风度?一个每天被攻击 20 次人,和一个每天被攻击 5500 次的人谈风度,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易地而处,对方早就被骂成渣了,何谈什么风度?因为遭受了我的暴击,使得这个人当天遭受的攻击远远超过了 20 次,这不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事情么?为什么要哭诉呢?为什么要叫喊“大V欺负人”呢?” 包括,前文中提到的和菜头把某网友在微博上的 700 多条内容作了分析,并出具了一份含有她所在城市、工作单位地址、孩子的姓名、生日、常去的地方以及家庭结构等的分析报告,公开张贴到网上,以此验证“微博可以帮助人贩子得知各种详细线索”并非危言的例子,也属此列。 3. 写作中善于旁引博征,使用恰到好处的比喻 对于一名作者来说,对于“比喻”的使用能力和使用范围,毫无疑问是个硬功夫,而和菜头在这方面显然也非常了得,总是时而可见其文中令人拍案叫绝的比喻。 且,和菜头的比喻多喜欢列举历史故事、寓言或一些民间典故,这样的比喻也显著增强了其内容上的“厚重”感,甚至一定程度上升华了其内容。 比如说,在《当你在网络上被黑时》一文中,和菜头有这样的比喻——
以及,在《文艺就必须有那么点儿矫情劲儿》一文中,和菜头也通过极为形象的比喻来阐述了他眼中“矫情、作逼、中二、刻奇”等几个概念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