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夕阳产品的自我救赎与无奈
豆瓣就像一头奄奄一息的狮子,你碰一下他,他就醒一次, 然后又继续睡,你又动他一下,他又醒来,然后不久又睡着,这就是现在的豆瓣。因为在此时此刻,相比较于猫扑和天涯的一动不动,好像已经沉睡过去好久似的,又或许是永远都醒不来了。但是豆瓣是积极拥抱互联网的,他先后开发近 10 个APP,每发布一个APP,好似又在跟世人宣称我要醒来了,但是一滴水花难激起千层浪,每发布一次APP就淹没一次。 四、而时间来到 2017 年,移动互联网已经进入下半场,知识付费开始兴起,人人都在喊内容付费。先后涌现了多家付费平台,包括:分答、知乎Live、得到、喜马拉雅,以及今年火爆的微博问答、36kr等。 而在 2017 年伊始,微信也开始坐不住,已在内测微信公众号的付费订阅功能了,相信在不久就能看见微信的付费订阅了。就在大家都期盼微信付费订阅的出现,这时候豆瓣还是像之前那样发布其他APP一样,完全无征兆地出现了一款付费订阅产品——豆瓣时间。 根据官方介绍,豆瓣时间会邀请学界名家、青年新秀、行业达人,推出精心制作的付费专栏。每个专栏包含数十期至上百期不等的精品内容,以音频、文字等多种形式呈现,每周定时更新。而推出了第一个专栏是《醒来——北岛和朋友们的诗歌课》,该节目由北岛亲自策划编选,并邀请 16 位诗人、译者朋友一起在豆瓣打造这堂特殊的“诗歌课”,该课程共有 51 首中外经典现代诗, 102 堂大师级的诗歌课。 我在《微信的付费阅读还没来,豆瓣时间已经悄然上线了!》也说到:其实,我们可以豆瓣时间这款产品是更偏重于文艺的精神文化食粮。而在目前内容付费的市场上,以实用技能、知识为主流,文化领域产品尚属小众。但是豆瓣进入的市场,看上去小众,但却隐藏着巨大的商机,是一个正在壮大的市场,堪称蓝海。中国人对消费消费的需求日益强烈,电影票房连年增长、民间画室遍地开花、小众话剧场场爆满、民谣歌手备受追捧……这些都表明用户对精神消费有了更强的需求和更高的追求,他们对个性化、多元化、创新性的内容十分渴求。 根据艾媒咨询 2016 中国移动互联网创新趋势报告行业盘点显示:
与不过之前的豆瓣影业相比,豆瓣时间在资金、人力上的投入要小得多,产出、整体的产品节奏也更容易把握。也可以看出豆瓣在探索商业化的道路上的已经变得越来越成熟。不过豆瓣时间的野心也绝不仅仅是文化付费这个狭窄的市场,而是一个泛文化,包括了旅游、生活等。这也许是豆瓣时间的差异化战略,聚焦市场,单点突破。 豆瓣时间是不是豆瓣的一次自我救赎,还是说想之前一样,这个世界只是惊动到他了,只是出来走走,然后又游荡一圈又回去?我们不得而知。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