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了六组实验,结果发现所有人都失控了
3 每次科技的革新都不可避免地引发争议。对于微信来说,同样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他们觉得微信在腐蚀着人们之间真挚的情感,让人们更加虚无和孤独。 也许罗密欧与朱丽叶微信恋爱的故事(又来)会是不那么完美的结局—— 哪怕睡在一起,也是各自刷手机。明明就在身边,却仿佛是两个世界。焦虑的同时,也陷入尴尬的境地。 细细想来,微信上的自己距离真实的自己,这些年渐行渐远。翻翻文章开头小伙伴们的吐槽,你可能会有更多感触。我们日益熟练地利用社交网络在伪装自己、讨好别人、积攒「资源」,对现实中的自己却视而不见。 @ 乐乐 好想说一句,没有微信你还会爱我吗?每次聊天感觉只是盯着头像和自己想象中的人聊天,一见面就会觉得哎呀,原来根本不一样。 当我们在面对面交往的时候,其实也为自己预设了一个安全的距离,刻意的穿着、准备好谈资、注意礼仪和说话方式,构成了我们在交往过程中的自我角色形象。这就是社会学家 Erving Goffman 提出的「戏剧理论」,它的核心就是:人生就像一场戏剧,而社会则是舞台。 如果说面对面的沟通还能让人有个缓冲的距离,那么在微信上我们几乎 24 小时每天都处于舞台的前台,没有喘息的余地。 晚上出去跑个步想发个圈晒一下,会不会被别人认为是健身婊? 想给老板分享的文章点个赞,同事会不会觉得我在拍马屁? 转发个小黄图发错地儿到同学群,这也是蜜汁尴尬…… 费尽心思,筋疲力尽。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