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视成为“一台屏幕变大的智能手机”,客厅又成为争夺目标
单价在百十元左右的外接盒子,终究只是一个过渡与补充产品,它教育了市场,拓展了用户规模,但最终能够延伸出的商业价值,对厂商而言并不高。“让不了解乐视的用户先用起来,最后买我的电视。”乐视致新总裁梁军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搅局者乐视 最有价值的硬件,当然是电视机。事实也证明,盒子产品的存在,并没有阻挡互联网智能电视的换机大潮。 乐视在2013年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电视,此前它从未涉足硬件,即便作为一家视频网站,同样籍籍无名。但它在互联网电视领域却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成为国内第一家兼顾硬件与内容,采取双轨并进策略打入该市场的企业。凭借互联网电视的概念,乐视TV的年销量,在2013至2016这3年时间里,从150万台上升到600万台,这个成绩,让它进入了中国彩电行业销量的前5品牌。 在2014年前后,能够便捷收看互联网内容的电视机并不多,这让乐视在一定程度上占到了先发优势。除了点播内容,乐视还利用自己的版权内容制作了各种主题的24小时轮播频道。如今负责电视硬件制造的乐视致新与乐视视频业务共同构成上市公司乐视网的基础业务。 “乐视的营销能力让用户认可了互联网电视。”奥维云网副总裁董敏认为,正是在乐视的带动下,很多同行纷纷认识到,如今一谈到电视终端,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硬件销售,内容也开始成为重要的指标。 乐视这种内容与硬件结合的方式一度让位置靠前的视频网站有些犹疑,甚至也动了做硬件的念头。 一位电视行业资深从业者告诉《第一财经周刊》,过去几年,爱奇艺与优酷都曾打算做硬件。爱奇艺曾试图请后来出任暴风TV CEO的刘耀平主管其硬件业务,优酷则一度考虑过推出55寸与43寸两款电视,甚至备案信息与代工厂都已敲定。但最终,两家还是决定先暂停发展硬件的打算。 前述业内人士分析,优酷试水电视硬件的举动是由于阿里巴巴入股一事而暂停,爱奇艺则是考虑把更多资源投入到主营业务上。 乐视搅动的不仅是视频网站,它还触动了传统电视行业的蛋糕。过去10年,中国的彩电制造行业一直保持着相对平衡,创维、海信、TCL、康佳、长虹、海尔——这六大电视厂商依靠各自的线下渠道,保持着稳定的出货量,大家割据一方,甚至形成了一种行业铁律:没有哪一家厂商曾超过20%的市场份额。 曾供职创维、后担任爱奇艺高级副总裁的段有桥告诉《第一财经周刊》,电视厂商长期保持这样的市场份额是有道理的,因为即便是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也并不意味着利润最大化,“提升市场占有率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但是,几位老大哥之间保持多年的这份“默契”,最终被互联网电视打破了。所有人都看明白了互联网电视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除却硬件收入之外,电视还是一个全新的互联网入口,一个可运营的平台。 电视不再单纯提供视听功能,还是一个全新的互联网入口,一个可运营的平台。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