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 > 正文

移动互联网渠道推广方法论(附案例)

发布时间:2017-04-03 08:28:32 所属栏目:运营 来源:刘渝民
导读:副标题#e# 经常有朋友会问,这个月花了很多钱,但是却没什么效果。那么广告费到底哪去了?如果只是花钱买渠道,由代理商操作,或者是直接一投了之,效果怎么会好呢?抛开针对促销活动或是大型公关事件的临时投放,常规的流量引入是重中之重,也是确保平台新

当时十几人的网站策划团队除了偶尔的网站策划与改版外,日常的活动专题及产品功能专题外,更多的时间都是放在优化核心关键词落地页,尤其是一些竞争对手排第一的关键词,针对其落地页,结合我们产品的特点,找到一个符合用户需求且我们独具优势的点,深入讲透,引导用户咨询。

我们当时的一个宏观要求是,在成本不太高的情况下,要求流量做到同行第一,要甩开第二一定距离,当然,我们投放了大量的传统广告,如地铁,公交,电视台硬广等,主要是为了品牌词的流量,同时强化品牌印象,当用户通过关键词看到我们的产品时,结合之前的印象,转化会得到提升。

第一梯队的运营核心在于对流量的把控,相比落地页的引导因素,关键词的选取与品牌词流量大小是第一位的。品牌词的流量走向通过百度指数查询,提高品牌词的流量,通过品牌广告,如之前的线下广告,PR或事件营销。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搜索曝光,提升用户二次搜索,实现品牌词的增长。具体操作方法比较复杂,这里不详细赘述,欢迎私下交流。

关键词的选取是比较复杂的事情,我们需要对最终的模型有一定的预估。假设我们期望三个月后搜索这块流量比较稳定,那么最终流量会分布在哪些词?品牌词流量占多少?核心关键词流量占多少?黄金长尾关键词占多少?

一般来说,品牌词流量最终要占到整体流量的10~20%,比如我一天搜索花5万,按照平均点击单价5块,流量差不多是1万,那么品牌词的流量要占到1000~2000,而核心关键词不能超过整体流量的1/3,太多成本会扛不住。

对流量有了一定的规划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搭建账户,整个账户要清晰而复杂,落地页投放策略要明确,细节我就不多说了,注意每天的消费就好,对于竞价类广告而言,钱花的少,效果一定不会好,因为量级太小。

账户重构后,经过一个多月的调试,百度的流量上涨了7倍左右,单日注册由几十增长到数百,注册成本只有KPI的一半。而且移动端投入力度较弱,因为没有好的手机站,加上企业微信号的工作给耽误了,所以第一梯队的空间非常大。

最后要说明一点的是,第一梯队带来的流量,付费比例非常高,超过了我接手项目时预估的付费转化率。

搜索渠道除了关键词选取精细化,在关键词落地页上也做了多次调整,策划过多个专题,结合了我之前的经验,专题的一定要主题清晰,和关键词契合度高,引导性强,设计要非常大气美观,这是前提,不好看的页面,会显得山寨。

第二梯队的特点在于物料,要不断优化物料,而且要经常换,避免审美疲劳,在文案上尽量采用场景化,如某金融产品采用“30岁了没买房,投10万,一年供首付”。我建议这块直接交给代理商操作就好,量很大,但是效果一般。

第三梯队,应用市场用户质量高,但是成本也很高。同样,你需要研究应用市场的流量分发机制,这样就知道应该从哪些地方进行优化。下载量和评论不仅对转化率影响大,还能影响到你的展示几率,还是那句,先有曝光,才会有其他。

第四梯队,可以不投。

最后讲一个重要的渠道,就是微信端的。

微信端的流量有2种,第一种是做内容,做粉丝,通过专业的内容去吸引到粉丝,粉丝数多了之后,通过活动来吸引粉丝注册,从而引导到付费。第二种是请大V转发,直接获取用户注册。

第一种做内容我的理解是要找专业的人,做金融的,就找财经记者来写,做汽车的,就找汽车编辑来写,内容的重点是深度,而不是文笔,只有深度的文章,才能影响到目标用户,而段子文章,只能吸引到眼球。

第二种要精细化运作,整理成媒体库,分类,监控不同号的注册率,注册成本,付费率,续费率等。细分到文章的阅读数,转发数,点赞数等。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