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90后运营“菜鸟”的逆袭:没人带的运营人,如何野蛮生长?
他后来接到了贴吧看贴的项目,这属于产品功能型项目,高层领导对它比较关注,所以配备的资源和推动力也都很充足。除了每天要做的内容编辑工作,在做这个项目过程也积极把之前做过的单点事件重新汇总,根据之前零零散散的经验和碎片化理论,他总结出了一整套包装概念、热点跟进、品牌营销的方式。 他还在默默做一件事,把之前编的几百条帖子的评价量统计到一个表格里。他发现吧友们对于小众科普的知识很感兴趣,但他们的更新量很少。 于是,他有意识地增加了这部分内容,比如说一颗子弹打到人脑里面是怎么样的过程。另外,也增加了女生美妆类的内容以及贴吧特有的直播内容,调整之后,点击量上升了15%。 一个与常规知识累积相悖的过程是,小贤几乎不看书,也不会参照书里的经验。他所有度过互联网从业者最初困惑与迷茫的技能,都是亲身经历的总结。“是一个纯野生的运营从业者”他评价自己。 这需要建立在高度的敏感和勤奋之上。“实习的时候,大家在看电视剧,我就一般去参加各种会议,各种沙龙,在百度的时候,一般都是我下班最晚的。做那种贴吧看贴的时候,基本上都属于深夜做更新,我会参考大量的资料来写周报,我会仔细分析隔壁组的周报,这是个让自己工作更成体系的机会。” 包括后来写公号,在爆款文章《如何从零开始做内容运营》出来之前,他的粉丝才有 1000 多,这篇文章让所有的互联网培训机构,包括馒头商学院也都开始找到他,希望他能做一些分享。有人看就有了动力,更新频率从一周一次到二次,再到两天一次。他强调自己每次要写满 3000 千字,“字数多才会逼自己去写更多的实操例子”。 他觉得自己的东西比市面上流行的其他干货要更接地气。这和他的经历有关,从小公司到大公司,他经历过各种形态的公司和公司的各种发展阶段,野蛮式自学的成长方式让他更坚定了自己要做的事,“不让运营人孤寂成长”。 “我一直强调,新人不需要看太多方法论。这些方法论对你的帮助是什么呢?把你之前做过的工作先梳理一遍出来。形成你自己的一个,把这个方法论里面填充你的弹药,这样的方法论才对你有帮助,不然你是永远记不住的 ”他说。 现在,他的公众号近 6 万的粉丝,完成一个亲历者到理论输出者的角色,他只用了一年时间。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