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思考营销定位:「两大版块,一大思想」
当行业里有的排名,只是清晰的表明了前几名品牌。自己的品牌位于后方。我们可以用附高级圈子的方法定位自己,用群体的声望为自己的品牌加注,强调自己属于这个高大上的圈子。例如: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宣布自己是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使吃瓜群众们感觉,好像和第一第二汽车公司一样牛掰。实则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实力,差远了。 3)比附定位之甘居第二 甘居第二的定位方法,做营销的人都非常熟悉吧!有个关于蒙牛的定位案例。说牛根生的“蒙牛”刚启动市场的时候,就到处立广告牌子,宣传“做内蒙古第二品牌”,在宣传册上写着:“千里草原腾起伊利集团、蒙牛乳业······我们为内蒙古喝彩。”现在看来,可能很多人都不能分辨,到底伊利和蒙牛谁更名牌?回到1999年,蒙牛刚出生,伊利可都是八年老干部了。 二、市场定位“选择竞争者”市场定位的方法当然有很多,这里只讲两个意义最大的市场定位法。 1、针对特定竞争者定位法具体做法是,当我们在某一特定区域内(这个区域可以是地理区域、细分类别区域、功能性区域等),只有一两个强大竞争对手时,针对某个竞争者的弱项,全力打击。以抢取市场份额为目标。属直面进攻类定位。 案例:一百多年前,百事可乐诞生,它的饮料配方和可口可乐相近,绝对对外保密。遗憾的是,这时候的可口可乐,已经问世12年。 在市场上,可口可乐早已声名远扬,控制了绝大部分碳酸饮料市场,在消费者心智中形成了定势,一提起可乐,就非可口可乐莫属。 二战以前,百事可乐的市场销售,一直不见起色。甚至两度濒临破产,尽管将价格降至5美分/瓶(可口可乐价格的一半),仍不能摆脱不温不火的困境。 那时候,百事可乐的市场份额,与可口可乐比较,是1:5。于是,百事可乐开始转换战略,向可口可乐发起挑战。 二战之后,百事可乐将公司的广告业务交予BBDO广告公司全权负责。破除旧营销战略,目标:讨好年轻人群,对立可口可乐。 BBDO公司分析了消费者构成,和消费心理的变化。将火力对准可口可乐的“传统”形象。做出种种努力,把百事可乐描绘成年轻人的碳酸饮料。并通过“品尝实验”和“杰克逊代言风暴”。让消费者重新思考——“老”可乐与“新”可乐。 此后的一大段时间,由于可口可乐的形象弱点,导致在年轻人的碳酸饮料市场上损失严重,份额比例缩至2:3。 2、类别定位方法这是很普遍的一种定位法,却非常有效。特别是对于新产品进市场。我们可能在某一定位区域里,与前一二名品牌的实力相差甚远。根本没有资格和他们同台说话。那么就还是回避大品牌吧,进行类别定位。 产品销售并不是一定要和某产品竞争,我们只是和类别竞争。 比如:这几年很火的自拍神杆,他主要为方便人们用手机前置摄像头进行自拍,即使一个人出游,同样适用。它这个类别定位就定得非常巧妙。如果按正常步骤定位,首先他应该属于相机配件生产商生产的产品,然后定位成相机支架,再进行个性、价格、型号……定位,以锁定目标消费者、面定竞争对手。但是这样定位,无论怎么定位精准,他也是和“相机配件”商竞争。逃不出这个类别。但是现在,它定位成“自拍神杆”,就可以将产品类别划分为“手机配件”/“生活小物件”,降低了消费者购买的心理门槛,打开了铺货面。更重要的,手机配件”/“生活小物件”,这样类别定位,不用拼专业性的品牌背书(比如,以“相机配件”定位类别时,我是佳能牌的,你是一个小牌子,即使材质一摸一样,我也100%虐你,而如果归类到“生活小物件”,那佳能这个品牌可不一定有优势了)。 再比如,“七喜”的定位,非可乐。为了瓜分已被百事、可口可乐占领的饮料市场。 一大思想:对比思想新旧对比创造空当1、新旧对比我们在推出一件新产品、改进产品的时候,要注意在原始产品的基础上去说服消费者,而不是直接提出新概念。比如: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叫作“不用马拉的车”、世界上第一辆飞机,叫作“会飞的机器”。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