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运营第一性原理:基于经济学核心原理的解读
对于运营来说,必须要清楚地知道: 自己的典型用户特征是什么他们是如何选择理财平台的在平台上看到不同的产品时,是如何做出交易决策的面对不同的运营手段,他们是如何思考和选择的推演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机会成本)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当做出任何一项决策,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伴随着每一种可能的选择而来的机会成本。 对用户的投资行为来说,是放弃了资金的流动性,以及其他的增值机会(房产、股权等等),承受着平台跑路的风险,来进行投资的。 对于运营来说,必须要想清楚: 用户为什么放弃一定程度的资金流动性,来做投资用户为什么放弃传统金融机构,来互金平台做理财用户为什么放弃其他平台,而来你的平台基于这两条推演的逻辑,我们来看平安壹钱包的案例: 当初推出“定期”这个产品时,是希望为用户提供一款对标于银行定期存款的产品,强调安全性,弱化其理财属性。而后来在几次定性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用户实际使用时,却是另一番情景: 所以,后来把原先各自独立的壹钱包活期(含平安汇盈)、壹钱包定期整合到一起,就有了“随性存”—— 壹钱包-随性存产品界面 基于理性人假设的用户行为逻辑推演推演一: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边际成本)“边际量”是指某个经济变量在一定的影响因素下发生的变动量。经济学家用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这个术语来描述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边际变动是围绕你所做的事的边缘的调整。个人和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做出更好的决策。而且,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来自度娘)。 思考切入点: 通过交易系统创新、产品运营模式创新、对接场景创新等方式,持续提升用户的边际收益边际收益提升存在客观上限,这时对于这类用户,意味着无论用什么方法你也留住这部分用户了推演二:用户对激励做出反应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做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利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然而,政策有时也会有事先并不明显的影响。在分析任何一种政策时,我们不仅应该考虑直接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通过激励发生的间接影响。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那就会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来自度娘)。 思考切入点: 用户对价格作出反应。供给曲线随价格上升而上升,需求曲线随价格上升而下降。在运营策略的设计中,“价格”可以体现为用户分享加收益活动中,需要分享的次数、还可以体现为“新手专享产品”活动中,用户是否为新手、某些“VIP专享产品”活动中,用户的等级等。用户对竞争作出反应。在竞争的压力下,用户更倾向于采取进取型的行动。比如,不少理财平台做的收益排行榜、邀请好友排行榜等,背后依照的都是这个逻辑。用户对契约、制度规则作出反应。(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