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飞对此的回应是说:微博不但不会弱化,还会加强公共议题的讨论,但绝不鼓励“以公共议题为名的价值观碰撞”,因为价值观碰撞少有结果;微博鼓励专业人士加入@时评团 ,参与公共议题讨论,让专业知识碰撞,推动互相理解,找到解决道路。 
微博时评,右图所示的是承载深度内容的新样式:微博新鲜事 「让专业知识碰撞,推动互相理解,找到解决道路。」这件事在中国互联网出现了另外一款产品去做,它的名字叫「知乎」。 知乎:在不确定的年代追求确定性 曾经的知乎是处于“中国互联网社区鄙视链”顶端的,到了今天,知乎精英却变成了一个骂人的词,和微博有点相似的是,产品发展至今,第一批大V用户已经离开了。创业 6 年 6000 万用户背后,知乎大V也是道多彩的风景。 知乎用户苏莉安的一份《民间版知乎分析报告》( 2016 年 4 月出品)中通过近 300 万样本的用户调研得出一些数据和结论: 从来不生产内容的用户占到84%; 三零用户(关注、提问和回答均为零)的占全体用户的59.65%; 粉丝少于 10 人的用户超过96%; 65%的人只关注粉丝上千的 3000 多位「中等大V」,近一半的人只关注粉丝过万的 729 位「超级大V」; -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