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达人变现的角度,聊聊广告、打赏和电商三种主要的变现模式
早期的微博也曾封杀过淘宝的导流链接,好不容易扶持起来的达人,怎么能把电商这么有盈利空间的环节放在平台外?这是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的,不管是流量收费、供应链合作还是收益分成,平台们都必须利用好原生达人的优势。 针对平台上粉丝超过10万的达人,美拍提供他们边看边买功能的权限,在用户看短视频的过程中,就能根据达人们推荐的商品,进行下单。这样一来,结合美图旗下的美铺等产品,一个美拍达人,从内容生产,粉丝获取,社区互动以及最后的商品下单,整个链条就全部走通了。 不过,在过去的电视购物和优土等长视频网站,围绕电视和PC这样的大屏,边看边买功能早已有之,但效果大都很不好。 但我认为,短视频产品里的边看边买,结合移动时代碎片化消费的特点,或有机会成为一个新的爆发点。因为,这种形式更像信息流里的商业广告(而不是传承自PC时代的banner广告),完全可以在用户体验和商业利益上达到一个平衡。 为什么过去的边看边买功能大都效果不好? 首先,之前的边看边买都是在长视频领域的尝试,像电视剧和电影这类。和插播广告的效果不好的原因类似,用户在这些起码30分钟以上的视频里,注意力早已沉浸在内容中,自然对放在旁边的广告相当排斥。 另一个原因是,一般我们上优酷爱奇艺等视频网站,基本是冲着某一个热播剧去的,比如欢乐颂2之类。所以,此时的用户都是带着明确目标的。而打开短视频产品的时候,我们一般没有明确目的,它更像我们刷微博刷朋友圈,我们不期望看到特定的东西,就是去闲逛和杀时间的。 因此,在短视频内容里的商品植入,因为视频内容本身为用户带来的“沉浸度”没有那么高,且用户更容易在这样的平台上接收新鲜事物,所以此时有一些硬广植入,用户就不会那么反感,如果达人们同时还能把视频内容和商品属性结合得不错,那么带来的订单转化率更是可以相应的提高。 5、平台大规模补贴到底有没有用?孤立的看补贴这件事,其实没有任何意义,谁不喜欢钱呢? 相比打车大战好一点的是,短视频平台动不动10亿级别的补贴,还没用到c端用户身上,比如每天看了多少数量的视频,就发你点钱(想想也挺恐怖的)。不管是映客还是火山小视频,补贴主要还是针对内容生产的b端。 那么我们就得看,你平台上的b端,原本在没补贴前,到底是不是为了钱和平台资源,才做内容生产的呢? 我认为对大部分平台来说,不是。 比如陌陌的内容生产还是为了社交,快手是为了记录和分享自己的生活(low不犯法啊),美拍是精编和剪辑一段更好的MV。 只有一类补贴是有用的,那就是平台上的b端是PGC工会性质的,比如YY,他们既然已经成立了组织,那就是冲钱来的,谁给的钱多我去谁的平台,就这么简单。 只不过这样的b端,平台对他们的控制力弱,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能扎扎实实做内容,最后大都不会有一个特别理想的结果。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