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在高级产品经理眼里,产品架构是怎样的?
书中是这么描述矩阵结构的:“矩阵结构允许用户在节点与节点之间沿着两个或更多的“维度”移动。由于每一个用户的需求都可以和矩阵中的一个“轴”联系在一起,因此矩阵结构通常能帮助那些“带着不同需求而来”的用户,使他们能在相同内容中寻找各自想要的东西。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的某些用户确实很想通过颜色来浏览产品,而其他人偏偏希望能通过产品的尺寸来浏览,那么矩阵结构就可以同时容纳这两种不同的用户。然而,如果你期望用户把这个当成主要的导航工具,那么超过三个维度的矩阵可能就会出现问题。在四个或更多维度的空间下,人脑基本上不可能很好地可视化这些移动。” 看了上面这段话,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想到了下面这个产品设计界面: 淘宝的宝贝详情页 矩阵式的信息结构,需要将多种信息内容放置在一个页面里,所以它的重点和难点是在于如何做好信息分层,让信息更加有效率地传达给自己的目标用户,这个问题我们放在后面来讲。 总体来说,产品经理了解这几个典型的产品信息架构模型,对于后期自己设计产品架构的时候,会更加明确应该朝哪个方向进行努力。这就好比一个建筑师在设计房屋之前,都需要先有足够的建筑设计知识,其中搭建建筑物的框架便是其中少不了的重要一课。 在具体的工作场景中,大多数产品经理从事的工作基本会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C端产品经理,负责和普通用户打交道,更考验对用户痛点和兴奋点的把握和拿捏;另一类则是B端产品经理,负责和企业用户打交道,更考验对业务本质和行业战略的思考。那么,具体这两种类型的产品该如何来搭建产品架构呢? To C 类的产品如何搭建产品架构 先简单介绍下业务背景: 2014年开始变热的O2O行业,已经迅速从表层变革进入深水区,很多O2O相关商业模式被验证错误或者迅速发展壮大,这个过程无数创业公司创立和倒下。除了商场、吃喝玩乐商户、线下服务商户等成为O2O热点之外,到家模式也成为一个新热点,美甲的、按摩的、泡脚的手艺人很多都变成了流动作业(典型如河狸家),如果说吃喝玩乐等希望辐射的是商圈流量,那到家服务无非希望搞定社区这块“富矿”。 15年初,当时我所在的公司正好也看中社区O2O这个行业(当然是老板有相关资源,又觉得市场前景广阔),而做社区O2O,有个绕不开的门槛——物业,如果有谁愿意费力气去啃物业这块儿硬骨头,就能有机会赢得未来。 于是我们就组建了一个小团队,先去做了一番市场调研,看一下市面上的这些社区O2O产品都做了哪些连接社区居民的服务,得出了这么一份竞品分析报告: 竞品分析报告 把玩了几十款APP后,我们发现只有少数几家公司的产品做了向业主提供在线支付物业费、停车费的服务,更别谈业主可以在线报修,呼叫安保等服务。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