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用户突破1亿,in是如何在社交领域“杀出一条血路”的?
为了让用户实现拍照、修图、打印为一体的拍照体验,in 2016年在线下推出了redbox移动智能终端,目前已在全国四十多个城市进行推广布局,覆盖率超6000台,照片打印量超4000多万张,预计redbox移动智能终端的覆盖量2017年将达到10000台。对于in平台上的用户来说,最根本的介质就是图片,而redbox移动智能终端则满足了用户在线下对图片打印的需求,两者的高度重合让用户对in的留存率更高。 四、“克制”地商业化 当下的互联网创业环境,在对商业化节点的把控上,非常有讲究,过早或过晚进行商业化,都有可能让自己陷入困境,不少创业公司就是倒在了商业化环节。马化腾曾在一次内部会议上称,“微信团队保持了一种很克制的心态来做事情”。 in在商业化层面,就非常“克制”。作为一个用户量破亿的社交网络平台,in并没有牺牲自己的大未来,只顾眼前利益,毫无节制地商业化。 in母公司九言科技发布的2016年财报显示,2016全年实现收入3726万元,同比增长了5459.74%,2017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超过400%。其营收主要有三个方面:品牌商广告收入占比52.50%,用户增值服务收入占比41.25%,智能化终端收入占比4.75%。 尽管都是以广告为营收点,但in的广告营收跟互联网公司有三点不同: 第一,in是品牌广告的模式,而不是点击付费模式。互联网公司惯用的是平台搭建好模子,然后后台搭建好广告后台,再让销售拉来甲方直接程序化购买即可,至于广告主则是千奇百怪,只要给钱就行。in合作方包括欧莱雅、雅诗兰黛、兰芝、Michael Kors、阿玛尼等知名品牌。在对广告主的筛选上,in会筛选出与平台气质契合的企业,而不是随意任何企业的广告都往上上。 第二,in是沉浸式的社交广告。in APP的数据显示,“阿玛尼美妆”品牌话题的参与人数达82798人次,“美宝莲纽约”品牌话题的参与人数达258049人次,“Coach蔻驰”的关注量达19277人,话题动态达77994。in与品牌商的合作,更像是一种沉浸式的社交广告,非单纯意义上的展示广告,in上的广告是有用户参与的和话题聚合的。
第三,与平台气质契合最重要,用户体验为王。in APP针对广告主推出了“福利社”功能,用户可免费申请各类品牌商的新品。in APP的数据显示,“美宝莲V-Face小脸修容棒/粉”的申请人数达16107人次,图片内容达41526张,内容浏览量达6195627人次。从福利社的参与情况来看,用户非常活跃,一方面是因为平台上的女性用户较多,对美妆、穿搭等本身就很感兴趣,另一方面则是试用品本身的质量比较优质,并非三教九流的牌子都能上,这些广告内容与in的气质比较契合,用户体验与广告主的地位是对等的。
基于用户的商业化方面,像贴纸、美颜、滤镜、标签、AR相机等功能,所有用户都是可以免费使用的,并非像其他的社交平台一样,对特殊功能收费。在in平台上,所有用户都是平等的。in的增值服务来自于在线打印照片,截至目前照片的打印量超过4000万张,这个需求也是基于用户自身出发,并不会让用户有“骚扰”感。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