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号全是红点,95%粉丝失联!公号如何靠运营唤醒沉睡粉丝?(上)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群运营道理也是一样,讲究个“棋逢对手、势均力敌”,比如新榜旗下的社群体系,根据新榜指数、地域、功能、主题和需求建立起五十多个不同社群,这其中还不包括那些功能更细化的小社群。 新榜旗下新媒体社群矩阵(部分) 有很多社群是通过微信群或者QQ群来管理。 “十点读书”创始人林少此前告诉新榜,他们在 30 个城市建立了线上线下的“十点读书会”,每个城市有数个微信群,会员可以在群里交流,也可以相约在线下书店、咖啡馆等地方聚会交流。 “十点读书”有清晰的入会制、群规以及淘汰制,这样可以保持读书会的活跃度。 晋商行联合创始人赵俊琦曾说过,社群最高意义上是自管理,群主只是一个象征和维持纪律的角色,让群成员自发地交流,群主做好引导,一个社群就是一个生态,拉新留活是不断迭代的过程。 在榜哥榜妹和很多优质社群运营者的交流中,他们都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有意识地培养群内的活跃分子和意见领袖十分重要,他们可以大大提升群的活跃度。 方法三 回复好每个评论,是促进粉丝活跃度的好手段 概括起来即“评论促活”。 平心而论,能“排除万难”来文末评论的粉丝,那可都是真真正正的“活”粉啊!一句话,对于评论要创造条件坚持快速回应。 除了快速精选留言,那些不适合精选的评论以及后台留言,也要适当给予回复。 试想,站在用户角度,如果满怀热情地写了几句评论,却像石沉大海一样死寂;和写完评论立即得到回应,两种用户体验将截然不同。 更何况评论精选和回复是会在用户的微信对话框提醒的,这样直接互动建立起的“连接关系”,体验上远远强于订阅号推送后的小红点提示。 其次,有趣有个性的评论回复也是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记得九字标题用了三个编辑的“新华社”吗?(点击阅读)正是小编在文末评论的俏皮回复,不仅让这家央媒公众号备受瞩目,还涨了不少粉丝。 甚至,有业内人士传出,看到这样网感极佳的评论,某大型互联网集团亦欲重金挖走这位央媒小编。我们不禁感慨,评论的传播力量竟能如此巨大。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