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扎心乐评地铁」是我做的,又能怎样?”
吴俊鹏甚至回了几趟北京,再次挤了挤地铁找当年北漂的感觉。他像着了魔怔一样,在地铁穿梭,“有些女生甚至以为我是搭讪的小流氓,神经病。”只要看到有听音乐的人,他就会上前问问对方用的什么播放器,听什么歌,问一堆关于音乐的问题。 在足够了解用户画像和投放场景后,吴俊鹏又把目光落回产品,重点关注网易云音乐的两个核心特点:歌单和乐评。 “互联网产品营销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很多产品它的特点没办法可视化。”但是网易云音乐的乐评生来就是内容,直接就可以被看见。于是,吴俊鹏开始锁定“乐评+地铁”的形式。 为了验证乐评的影响力,他先利用微博发乐评做了小范围测试。反馈回来的效果不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这才拿着方案去找老板。 结果却遭遇老板一系列尖锐的问题,“没有成功先例”“如何保证转化”“传播量、下载量能达到多少”……吴俊鹏的热情被泼了一大盆冷水,而且不擅长做数据分析的他,甚至无法回答老板这些问题。 第一次“对战”,他失败了。 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下来反复地做了两件事: 1)不停地找过去的乐评及案例的数据分析 2)以前的关于音乐场景、地铁广告的经典案例及剖析。 这两件事既帮他整理了方案的思路,也让他有了底气面对老板的质疑,“不能光让老板说不行,要问老板为什么不行,然后解决了再去找他。” 吴俊鹏就这么来回折腾了两个星期,在他的“软磨硬泡”下,老板终于批下一笔预算,他的方案也大致成型。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