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 > 正文

从《爸爸去哪儿》《中国有嘻哈》看综艺节目的运营思路

发布时间:2017-12-05 11:11:07 所属栏目:运营 来源:产品100
导读:副标题#e# 一. 产品做什么 1. 足够大众:社会话题,让观众有更深的共鸣 产品是否受人欢迎,关键得看是不是符合受众的需求;这几年物质生活的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带来的其实也是更深的社会问题,比如父母与子女的沟通变少,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等等,这些问

视线回到咱们现在在做的各个产品和活动,预热往往不如综艺节目来的“花炮”,甚至于忽略了预热这个重要的环节,不如参考一下上述讨论,多给消费者一些悬念,善用ip,在活动开始前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想必也是极好的。

2. 发展

2.1 快速迭代,找到用户兴趣g点

节目开播之后,也就产生了内容,这时候除了全方位的渠道铺开之外,更重要的是小步快走,迅速找出用户最感兴趣的部分,并将之无限放大;这样的内容,可以是运营人员试探性性的给出也可以是在节目播出的过程中自然产生;比如爸爸去哪儿第五季,前几期运营预设的用户兴趣点在于jasper,于是铺天盖地对外的通稿中全部突出的都是山鸡哥和软萌小小春,而随着节目的播出,嗯哼充分发挥自己的段子手技能,承包大部分笑点之后,从节目篇幅(特别明显!)、热搜、节目标题、官博互动中,全都是嗯哼的身影。

再比如中国有嘻哈,前期最早的兴趣点预设在于吴亦凡(迷妹贡献了不少的收视)。

接下来的1- 2 期,能突出的就是好玩,有趣,酷,这个时候,还能难靠专业度来留住观众(主要是观众还不够专业),于是刻意放大的是rapper身上的个性化和特色化,比如大金牙比如脏辫比如勒斯雾都;

再往后,这个时候观众开始进入状态了,开始放出一些专业内容(又得让观众觉得自己高级),比如双押、单押、layback 、punchline 、and so~

接着往下,就开始重点突出人气高的、争议度高的几个homie 了。

所以,我们老是说剪辑是一个非常具有欺骗性的工作,他永远只会让观众看到观众所想看到的。

2.2 强烈的用户参与

光看节目多不过瘾,这时候如果能让观众参与进来那就太嗨了;这里给大家举几个简单粗暴的例子:

(1)中国有嘻哈

把权力交给观众–投票。选手淘汰之后由观众投票决定复活,简单粗暴,与之类似的我记得是从 2015 年的全国超女就开始的投票选出最终冠军;当时猛抢同学手机给李宇春投票的你和今天疯狂买农夫山泉给小青龙投票的你应该是一个人吧?

(2)吐槽大会—用弹幕告诉你我有多爱你

张绍刚和李诞池子主持的吐槽大会最大的槽点就是节目主持人是张绍刚,每一期节目张老师出来弹幕必遮脸,这看起来好像蛮心酸,但其实却是一种用弹幕和观众做的“良性的互动”,弹幕里的逆袭不知不觉让张绍刚老师好像也不那么值得吐槽了。摘自张绍刚老师的收官信:“春天来了, 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在经历了一整季的互相伤害之后,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还是弹幕网友的吐槽水平更高!”

(3)耳边疯

这个是一档小而美的综艺节目,规则就是嘉宾戴上耳机,受操控去完成一些任务,而嘉宾的出场顺序则是由观众遥控决定;豆瓣评分是8. 8 分,很大的功劳就来自于他独特的遥控玩法;让观众来遥控,让观众也参与到了节目的走向决定,这也就带来了节目更大的未知性和观众更强的把控性,于是笑料不断,节目的丰富性也更加提升;

2.3 持续的热度保持

这个很简单,就是热搜;新浪微博亘古不变的规律,但凡有人空降热搜,要么是要倒了,要么是有节目有新内容要上了(这里除开一些热搜体质的homie),以最近来看,每周五准时热搜内容必然是爸爸去哪儿的小可爱们;时间点很重要啊,周四会员专享,周五无门槛放开,这时候的热搜能够马上又唤醒一波观众;

中国有嘻哈也是同样,而且中国有嘻哈花样更多的在于它的热搜往往就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最后几轮pk赛,谁上热搜一定就是谁淘汰~

而这一类热门的综艺节目往往会霸占热搜长期且持续,关键词也是一换再换,可能是花絮、周边、小爆料,每天看一点点,热度不减,好了,新一期又要开播了~

2.4 自养ip发力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