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干货!工业互联网要如何建?这份权威报告回答你的二十问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载体,其核心要素包括数据采集体系、工业PaaS平台、应用服务体系。其核心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够发挥平台的集聚效应。工业互联网平台承载了数以亿计的设备、系统、工艺参数、软件工具、企业业务需求和制造能力,是工业资源汇聚共享的载体,是网络化协同优化的关键,催生了制造业众包众创、协同制造、智能服务等一系列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二是能够承担工业资源配置的核心关键角色。工业互联网平台向下连接海量设备,自身承载工业经验与知识模型,向上对接工业优化应用,是工业全要素链接的枢纽,是工业资源配置的核心,驱动着先进制造体系的智能运转。三是能够释放云计算平台的巨大能量。工业互联网平台凭借先进的计算架构和高性能的云计算基础设施,能够实现对海量异构数据的集成、存储与计算,解决工业数据处理爆炸式增长与现有工业系统计算能力不相匹配的问题,加快以数据为驱动的网络化、智能化进程。 八、工业互联网的安全保障能力应该如何强化提升? 建立涵盖设备安全、控制安全、网络安全、平台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工业互联网多层次安全保障体系,重点突破标识解析系统安全、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工业大数据安全等相关核心技术,推动攻击防护、漏洞挖掘、入侵发现、态势感知、安全审计、可信芯片等关键安全产品研发。重点针对基础较好的行业和安全需求迫切的领域,开展安全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构建工业互联网设备、网络和平台的安全评估认证体系,依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安全能力评估和认证,引领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能力不断提升。建立工业互联网全产业链数据安全管理体系,明确相关主体的数据安全保护责任和具体要求,加强数据收集、存储、处理、转移、删除等环节的安全防护能力。建立工业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形成工业互联网数据流动管理机制,明确数据留存、数据泄露通报要求,加强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监督检查。督促工业互联网相关企业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引导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防护和监测处置技术手段建设,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试点示范,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充分发挥国家研究机构和社会力量作用,增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支撑能力,着力提升隐患排查、攻击发现、应急处置和攻击溯源能力。 九、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近期概况与特征如何? 当前,全球工业互联网正处在产业格局未定的关键期和规模化扩张的窗口期,发达国家围绕核心标准、技术、平台等加速布局。美、德两国保持领跑,日本、韩国、法国、印度、巴西等国纷纷加快追赶步伐。美国将工业互联网作为先进制造重要基础,其主导的工业互联网联盟,汇聚了38个国家和地区的270家企业,正试图成为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枢纽。德国将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工业4.0关键支撑,集聚龙头企业推进标准、开发、试验等工作,已成为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两大阵营正在加快双方对接,实现强强联合。同时,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全球竞争焦点,呈现井喷式发展,目前已超150个。跨国巨头积极打造“国际品牌+高端产品+先进平台”立体新优势,通用电气Predix平台覆盖风电、航空等领域,集聚2万开发者,已开发160种APP。 十、我国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长期愿景是什么? 总体目标是立足国情,面向未来,打造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使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走在国际前列,争取实现并跑乃至领跑。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