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余晓晖: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
余晓晖:我国制造业长期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低端产能过剩与高端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并存。加快工业互联网应用推广,有助于推动工业生产制造服务体系的智能化升级、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拓展,进而带动产业向高端迈进。具体包括:一是带动生产装备高端化。通过部署工业互联网,在装备上布设传感器,对装备加工、运行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并根据工况进行优化,可以有效提高装备运行的稳定性并提升加工精度;二是带动生产智能化。利用工业互联网的联接、计算、分析能力,能够为生产运营中的各种要素深度赋智和赋值,推动生产向柔性制造、敏捷制造和绿色制造等方向发展,倍增放大生产线价值。三是带动产品高端化。不断增加智能化、个性化产品的供给,全面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人民网记者: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创新创业有何重要意义? 余晓晖: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够跨行业、跨地域、跨时空实现创新资源的快速汇聚,促进工业经济各种要素资源的高效共享,为“双创”注入新活力,催生网络化协同、规模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大幅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与创新效率,发展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还将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一二三产业、大中小企业开放融通发展,培育发展大量深耕细作于实体经济的创新者和中小企业,并可能催生一批类似互联网时代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一样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巨头,在提升我国制造企业全球产业生态能力的同时,打造新的增长点。 人民网记者:发展工业互联网对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有何重要意义? 余晓晖:一是提供新型通用基础设施支撑。工业互联网具有较强的渗透性,不仅仅用于工业领域,还能与能源、交通、农业、医疗等整个实体经济各个领域融合,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必不可少的网络连接和计算处理平台,加速实体经济各领域数字化进程。二是提供发展新动力。工业互联网能促进各类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产业链紧密协同,帮助各实体行业创新产品和服务研发模式、优化生产制造流程,不断催生新模式新业态,延长产业价值链,促进新动能蓬勃兴起。三是加速构建与之匹配的新产业体系。工业互联网将促进传统工业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再造,推动以网络为基础依托、以数据为关键资源、以智能生产和服务为显著特征的新产业体系加速形成,带动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大数据分析、供应链金融等以更快速度、在更大范围、更深层面拓展。 工业互联网的功能体系是什么? 人民网记者:什么是工业互联网网络,有什么作用? 余晓晖:工业互联网网络是工业系统互联和工业数据传输交换的支撑基础,是在现有互联网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演进升级和叠加新型专网而形成,包括企业内网络和企业外网络。其中,企业内网络实现工厂内机器、物品、生产线、信息管理系统和人等生产要素的广泛互联;企业外网络实现生产企业与智能产品、用户、供应链、协作企业等工业全环节的广泛互联。工业互联网网络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人、机器、车间、企业等主体以及设计、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的泛在网络互连,促进工业数据的采集交换、集成处理、建模分析和反馈执行,为大规模个性定制、网络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智能化生产等新型生产和服务方式的实现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促进制造业资源要素和产业体系全局性优化,加速创新方式、生产模式、组织形式和商业范式变革。 人民网记者:什么是工业互联网标识体系,有什么重要作用?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