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 > 正文

OCP开放计算项目介绍及LinkedIn、百度在OCP领域的工作进展

发布时间:2019-06-26 21:22:47 所属栏目:运营 来源:中国IDC圈
导读:副标题#e# 2019年6月25日,由浪潮与OCP开放计算社区联合主办的首届OCPChina Day(开放计算中国日)在北京正式开启。本届OCP China Day聚焦人工智能、边缘计算、OpenRack、OpenRMC、SONiC、OAM等前沿技术话题,来自Facebook、LinkedIn、Intel、微软、百度、

Zaid Ali Kahn:这个问题确实挺有挑战,2011年OCP刚刚开始的时候主要是Facebook驱动的,当时在设计整个机柜的时候主要是21英寸的规格,那个时候还不是现在超级大规模的状况,当时的数据中心可能对于我们来说有一些用的是19英寸的,有些是21英寸的,我们再往前翻几年,当时有几个考虑,一个是我们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利用现在经济发展的规律,当时我们还是想用19英寸的,另外是怎么样可以把数据中心和机柜变的密度更高,所以我们会把这个机柜的容量和机柜的密度变的更高,从我们的角度来解决,再把它和数据中心结合起来,最后再推广到其他社区或者愿意跟我们采取同样规格的公司中,这是当时我们为什么做这个open19的原因,我们当时想做的是超高密度19英寸,包括里面的供电等等方案,怎么变的更好部署,效率更高,其实当时供电等等方案都解决好了。

Bill Carter:当时确实是这样,你们技术水准和研发成果都非常好,那么融合呢?

Zaid Ali Kahn:后来我们在发展open19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同的机柜设计架构,作为一名工程师,我个人也注意到,很多人他们觉得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或者客户的需求创建他们认为最合适的架构,但是不同的机柜架构,虽然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但是也有很多相同之处,融合是必然的,因为大家都想要解决同样的问题,所以我们在发展各自的这些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会看到供应链和整个产业的融合和产业的发展,慢慢的,我们会到了这样一个市场阶段,不同的机柜设计架构和技术架构,开始有融合阶段。

Bill Carter:一开始可能很多人想开发自己新的机柜设计架构,都想要开发自己的东西,过了几年,我们去看不同的设计中有哪些可以把它融合起来,找到他们之间的共同之处,因为我们想要的都是一样的东西,我们要的是服务可用性,我们想要的是可扩展性,为需要这个功能的地方提供这个服务,谢谢你的分享。

Zaid Ali Kahn:谢谢。

 

OCP CTO Bill Carter:下面我想要邀请百度系统部副总监张家军先生上台。2011年OCP刚开始的时候我到中国来,当时我在英特尔工作,我和张家军当时就有一起开会,我们8年前就开始合作了。那个时候他在戴尔工作,那时他就对超大规模的技术和解决方案非常感兴趣。

百度系统部副总监张家军:今年百度重新回到OCP,推动人工智能芯片标准化,公布了OAM的标准

5

百度系统部副总监 张家军

张家军:感谢OCP,感谢各位。我是来自百度的家军,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跟Bill同台就OCP在这个行业的发展做一些交流。我们从2011年的时候就开始在相关领域有很多合作,也做了很多事情。今天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从8年之前,在OCP刚刚成立的时候,我们当时试图进行推动一些合作,把更多好的技术放在一个舞台上分享,在这个过程中努力了8年,同期我自己也协同国内同行创立了天蝎项目,叫ODCC,大家都追求更好的开源的精神,把好的东西拿出来加速行业发展。

2011年到2014年的时候,花了3年时间跟OCP有大量的沟通,在OpenRack上,我们希望大家有很多共识能做出一个标准。经过很多努力之后,我们发现由于地区的差异,认知的不同,包括国内外数据中心巨大的差异等等,这些限制使我们不能达成共识。经过这8年努力,国内互联网和泛互联网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今天有这个机会共同站在这个舞台上面对未来的标准进行深入合作,我们经过更多的思考和交流之后,百度决定从今年开始重新回到OCP里面,其实我们到2011年到2014年一直在OCP里面,今年开始又重新回归了。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