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入局菲律宾5G战场,揭秘运营商二十载出海之路
《2019年1-5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19年1-5月,电信业务收入增速继续放缓,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5590亿元,同比增长0.3%,增速同比回落3.9个百分点,较1-4月回落0.4个百分点。 来源:工信部网 虽然目前电信业务收入增长尚未进入负增长阶段,但是长期的低位徘徊,及当前仅0.3%的微增长均在拉响警报,在4G、5G技术换档的时期,电信业走向下行通道将不可避免。收入增长压力给运营商提供了向品质经营转变的迫切动力,出海寻求增量或许是选择之一。 此前,中国移动进军海外,移动前CEO王建宙总裁曾提出:“不是让CMPak中国化,而是让中国移动国际化。” 作为CMPak的第一任首席执行官,郭永宏也预料到探索道路的艰难:“尽管国际化之路很艰难,但是必须得走下去。” 应该说,运营商的国际化之路非常艰难。 首先,企业的经营特性决定了运营商很难达到国际化第三阶段。其次,就电信市场来看,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基础电信市场已经饱和,已经形成各大运营商垄断的局面,我国的运营商很难进入发达国家的电信市场。 一般来说,企业国际化模式的选择是多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东道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以及政府宏观政策、企业规模、企业资源、产品差异性、市场壁垒、营销渠道以及与当地供应商、竞争者、政府之间的关系等。 除此之外,母公司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国际分工的协调及组织架构的设计对企业成功拓展海外市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中美贸易争端胶着的情况下,我国三大运营商在进入海外市场时政治因素的影响日益强烈。 不仅运营商,此前华为和中兴在进军海外,尤其是美国市场时均有同样的遭遇。华为的产品甚至完全无法在美国市场销售。如果说三大运营商进军海外需要什么样的基因,或许华为可以成为选择。 道路千万条,但精神华为高级管理顾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春波曾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字字珠玑:华为的一面是辉煌,另一面是像乌龟一样,在泥泞的道路上,在尖利的石头上,在坚冰和沙漠上不断爬行所留下的斑斑脚印,是丑陋的、血淋淋和惨不忍睹的付出。 2013年华为形象广告——主题是“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 华为传记《除了胜利我们已无路可走》一书中的第四章:“华为出海:所谓奇迹,不过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7月9日,华为“心声社区”发布华为创始人任正非6月18日接受法国《观点》周刊采访实录。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