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数据架构才能满足ZB时代数据存储需求?
一是基于图像,尤其是需要进行图像分析的应用场景,比如安防、无人机、交通、穿戴式摄像头等。该场景下存储器的工作负载非常大。它是以高码率的数据流、图像流,长时间持续的写入。这对存储器件的带宽和写入寿命有一定要求,或者是非常严苛的要求。 二是工业网关、工业自动化和自动建筑应用场景。该场景下,可能没有高频的数据流的写入,但要求高可靠性,因为存储器件工作的环境非常的严苛,器件能不能适合严苛的、潮湿的或是多震、高海拔的等等不可控、不可抗,甚至是特殊的应用场景,也要在设计中考虑覆盖这部分的应用需求。 三是物联网模块、智慧医疗、自动售货、嵌入式数据等新兴应用场景。这类应用场景,未来不知道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还有太多未知的领域和数据链条可能要去探讨。 四是数字标牌、销售点、控制平台等传统的应用场景。这类应用场景需要满足可靠性、有效性、数据的互通性,以及跟平台的配合性等需求。 总的来说,要想满足这些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物联网和工业需求,存储产品需要满足温度、使用寿命、可靠性等需求。 随后,张丹详细介绍了西部数据新推出的工业级存储产品。 其中,iNAND IX EM132嵌入式闪存盘,是西部数据首款专为工业及物联网设备应用而设计的e.MMC嵌入式闪存盘,搭载了西部数据高可靠性的64层3D NAND技术,最大容量已经提升到256GB。该产品有两种版本的宽温范围,分别是-25°C至+ 85°C以及-40°C至85°C。 她特别提到,iNAND IX EM132嵌入式闪存盘是西部数据第一款基于3D技术的工业级产品,前两代产品都是基于2D的MLC。虽然采用的是3D TLC,但该闪存盘还是延续了其2D产品需要的3000次PE循环,支持最新的e.MMC5.0标准,随机写入速度可达200M/s以上。同时,它也支持高级运行状况管理、热管理、智能分区、自动和手动读刷新等特性,以及达到了JEDEC标准的数据保持力。 “经过我们的设计,TLC可以达到3000次PE,但当在对耐久性有更高要求的新兴应用场景种,我们还可以通过智能分区特性,将我们器件里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还原成SLC,SLC的寿命或者读写次数可以达到10万次/100k。”张丹进一步解释说,“智能分区还有一个好处是,在还原SLC的过程中,可实现纯粹的物理分区或隔离。”· IX LD342 SD存储卡和IX QD342 microSD采用的也是3D NAND闪存技术,SD存储卡最高可提供512GB的容量,microSD存储卡最高可提供256GB的容量。且都具有3000P/E循环,可支持工业和物联网设备的存储需求。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