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 > 正文

趋势解读 | 分布式架构是数据中心的未来吗?

发布时间:2019-11-04 17:04:37 所属栏目:运营 来源:亿欧
导读:副标题#e# 一、什么是数据中心? 什么是数据中心?百度百科给出定义是:数据中心是全球协作的特定设备网络,用来在因特网络基础设施上传递、加速、展示、计算、存储数据信息。数据中心大部分电子元件都是由低直流电源驱动运行的。 数据中心的产生致使人们的

为解决云计算数据中心存在的安全问题,需要采用分布式的方式部署安全管理软件或系统。通常分布式网络安全产品由集中管理平台+分布式安全管理软件组成。集中管理平台负责安全策略的集中管理,并对安全策略的迁移功能提供支持。同时接收虚拟化安全设备的日志以及统计信息,并分析整个数据中心的安全态势。

安全软件是以分布式的形式部署虚拟机和虚拟化平台上,可以克服传统物理安全设备的局限,更贴近虚拟机的位置,利用引流或者重定向机制,获取所有虚拟机的流量,实现分布式的安全防护。

3.4 分布式云数据中心

传统数据中心为了做到业务高可用,保证业务连续数据,防止数据丢失,通过采用“同城主备/双活数据中心”或者“两地三中心”的架构。但是不管采用哪一种架构方案,都会产生一定的IT资源浪费问题。“主备数据中心”,解决了业务连续性问题,但是平时只启用一个数据中心资源,另外一个做备份。“双活数据中心”,解决了业务高可用问题,但是两个数据中心需要部署和运行同样业务,同样会浪费一个数据中心的资源。“两地三中心”,同时最大程度的兼顾业务和数据安全,但是IT资源浪费最严重。

在分布式云数据中心概念里,多个数据中心不再是主/备或者双活的关系,而是通过云计算技术、广域网二层网络互连(大二层)技术和数据复制技术,将多个数据中心组建成一个分布式的跨中心和地域的“虚拟资源池”。所有业务和数据都可以按需被分配到不同的数据中心,实现比“双活”或者“两地三中心”更优的业务部署方案。

基于分布式架构的云数据中心以往可能受技术限制,难以实现。但是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发展,难度已经大大降低,完全可以实现。主要考虑三个问题:业务访问网络,大二层网络和数据同步复制。业务访问网络可以通过全局负载均衡GLSB和智能DNS实现不同区域的本地访问,使用大二层互联网络技术可以解决虚拟机迁移问题。数据同步复制可使用微服务+容器+分布式存储复制技术解决。通过微服务解耦业务,无状态应用使用容器通过大二层网络进行迁移,有状态应用可以跟随虚拟机进行迁移,冷数据尽量集中存储,共享访问,避免过多的数据迁移。

目前已经有可以落地的方案帮助企业实现分布式架构的云数据中心。同时还可以实现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降低运维和管理成本,更好的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3.5 两种架构的主要区别

集中和分布式架构数据中心的区别

通过上述对集中式和分布式架构在资源处理能力、业务支撑能力、安全管理能力、可用性和一致性、运维和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