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级产品“复刻”出海路:抖音被调查、支付宝遇挫、王者荣耀收入低...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SensorTower的数据显示,《王者荣耀》国际版最初花费了6个月的时间才拿下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两大商店100万的安装量。此外,截至2018年8月,《王者荣耀》国际版在市场的累计收入仅为300万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据媒体报道指出,《王者荣耀》国际版在欧洲只有10万活跃用户,在北美有15万活跃用户。要知道,王者荣耀国内版2015年上线一个月的日活跃用户量为450万,仅用一年时间,它的日活用户超5000万,注册用户更是高达2亿。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王者荣耀》国际版“水土不服”主要是基于文化差异。“虽然为了西方玩家的习惯,《王者荣耀》国际版加入了西方人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但这些DC英雄和西方传说角色似乎很难引起玩家的兴趣。同时,国外手游市场也并不像国内这样活跃,大多数西方玩家依然习惯于端游或掌机游戏。” 显然,面对文化差异,就连在国内市场如火如荼的《王者荣耀》也不能幸免。 2.退潮的共享单车 2016年下半年,共享单车在国内风起云涌之后,人们意识到,共享单车出海被誉为是下一个窗口期。这期间,一众团队、资本们开始关注海外市场如何落地。 反应最快的还是ofo和摩拜。双方都于2016年9月就开始在新加坡招募本地团队,2017年初开始布车。 此外,ofo在2017年7月定下了“年底之前进入全球20国”的目标,并且顺利完成,创造史上最快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出海纪录。可惜速度并不意味着胜利,在海外遇到的问题多种多样。其中,文化差异这一关,就让共享单车们掉进了“大坑”。 海外运营的第一站,ofo选择的是新加坡。当时,ofo认为无论是在公共交通使用率,还是文化背景上,新加坡都与国内更加相似。 但真正运营后,却根本不是这样。 因为在新加坡交通站点设置完善,人们能够享受到出站几百米即是目的地的便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很少出现。与此同时,新加坡炎热潮湿的天气,让很多人对骑自行车望而却步,转而选择省力的摩托。也因此,新加坡甚至没有为自行车设定专用停放点,又导致ofo无桩模式的随意乱停,让讲求秩序的新加坡人感到不满。 再加上新加坡LTA(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也发布了新的规定,要求共享单车运营商必须申请新的许可证。并要求包括ofo在内的业者为每一辆车交付60新币(约合300人民币)的保证金。 综合因素的影响下,ofo选择向这座城市“投降”。 受文化差异影响的还有泰国曼谷。当地人在出行中酷爱摩托,但由于曼谷是国人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ofo的投放甚至被看做是给中国游客使用。 共享单车在各个国家撤退中,美国则最惨烈。据了解,ofo在30座城市投放4万辆车,但其还是选择进入“休眠模式”。 在美国,人们出行的首选方式是开车。即便近年美国政府大力支持绿色出行,但自行车的娱乐、锻炼器材的属性更强,反而出行属性弱。与此同时,共享单车企业还面临一个更现实的问题,美国家庭平均拥有约2辆车。因此,在美国,共享单车也并不“刚需”。 在澳大利亚,由于进入比较早,ofo已经做了很多努力,如配备头盔、规定摆放地点,但也因为使用率极低而撤退;在印度,ofo仅试运营了四个月,就正式宣布撤出;在芝加哥,ofo只试运营了两个月…… 共享单车的出海之路,令人唏嘘。
除了监管、文化、国情差异导致的水土不服之外,作为“外来物种”的中国公司们,如何与科技互联网大佬、本土势力竞争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问。 为什么说要与科技互联网大佬竞争?这里先以欧洲为例。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