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 > 正文

被15个微信群裹挟的职场人,下班也走不出黑洞

发布时间:2019-12-10 21:16:14 所属栏目:运营 来源:钛媒体
导读:副标题#e#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文丨锌刻度,作者丨邓晓进 李觐麟 12月的巴黎,对于这个纬度较高,入冬较早的城市来说,已经寒意十足了。 12月6日,下午3点,就职于一家数据服务企业的AllerVie按原定计划本该乘火车去伦敦出差,但在前一天她就接到了订票APP上

只是大环境就是如此,似乎每个人都觉得这就是常态,“包括我在内,其实都习惯这种工作状态了,不会有谁想到是否过劳。”这是陈凯的想法,但同时,他也希望,哪怕有一天能够完全关掉手机、退出微信与OA,彻底隔绝所有信息,便能得到片刻的安宁。

被15个微信群裹挟的职场人,下班也走不出黑洞

一个项目的工作微信群下拉三次才能到底

在故宫里赶稿的时候,我哭了

如果不是因身体原因的叫停,曾一寒还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停下来。

5年前大学毕业的时候,曾一寒同时得到了三家公司的offer。经过一番衡量之后,曾一寒选择了离家最远,但与自己理想最近一份工作——新媒体编辑。

回忆起刚开始工作的头两年,曾一寒的记忆中,似乎没有早于晚上十点下过班。“到家稍微收拾下,吃两口饭就快十二点了,第二天9点半又得去上班,但那时候奔着自己的理想去奋斗,总想着咬一咬牙就过去了。”曾一寒对锌刻度说道。

因为新媒体的特性,随时与随地,几乎可以囊括曾一寒的工作状态。也因为娱乐新闻总是在晚上和周末爆出,所以导致了这份工作的“无休”。

“电脑、手机、平板,什么智能化设备最后都成了我的工作设备,办公室、家、地铁、出租车甚至故宫,也都是我加过班的地方。”说到这里,曾一寒突然想起一件发生在两年前的一件令她奔溃大哭的事。

当时正值国庆假期,曾一寒带家人游北京,但旅途过程中,接连发生了好几件热点事件。要做新媒体,就必须跟得上热点,所以纵使有万般无奈,曾一寒也只能在旅途中写稿、发稿,手机一刻都放不下。

旅途到一半的时候,曾一寒的父母看不下去了,让她把手机放下,安心的旅游放松一下。考虑到父母的心情,曾一寒暂时把手头的工作放了放。可这样的想法才刚萌生不久,娱乐圈突然出现大新闻,微博“爆”的标示一出现,曾一寒也没办法再安心旅游了。

虽然抱歉,但曾一寒还是选择在景区把稿件赶出来,否则时效性过了,自己也算失职。

看着故宫里来来往往的游客,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和期待,只有她,站在城墙边,面对着手机里的另一个世界。

现实生活里发生的故事总是比电影里上演得更加狗血。赶稿到三分之二时,手机的电量快坚持不住了,曾一寒急得四处找充电宝,但不幸的是,在顺利充上电之前,手机关机了。

这一刻,紧绷的弦终于断了,曾一寒靠着城墙,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但情绪的发泄也只是一时,调整好心情之后,还是要想办法完成工作。“这几年,这样的事太多太多,和朋友约饭途中写提纲、节假日讨论选题角度……对我来说,过不过劳的,其实不重要了,因为我已经把这当常态了。”但最终,曾一寒还是因为查出肝脏的问题,而被动远离了这无休的工作状态。

每个人都需要和自己达成和解

“一边是丰富的物质享受,一边是沉重的工作压力。”这句话出自森冈孝二创作的《过劳时代》。

森冈孝二的一生,都在致力于研究过劳这个社会问题,他在《过劳时代》里根据日本的社会劳动高压现象,剖析了背后的一系列原因。

而现在,其实我们也在面临着这样的问题。高科技和生产力的不断高速发展,不仅没有使人们变得清闲,反而变得越来越忙。

信息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以时间为竞争核心的不少职业都变得越来越繁忙,与世界连接的方式多种多样,因此也就模糊了工作时间与生活时间的边界。

但科技本身并没有错,现实存在的问题,往往是人对其的滥用背离了科技发展的初衷。对于一个公司,一个领导人来说,缺乏人性化的制度和管理,才是导致加班无止尽的根源。

此外,通过采访可以发现,如今的过劳现象其实更多的是“主动过劳”,而这背后,其实是由于无形的心理压力。

或源于难以舍弃的丰富物质享受,或源于同公司里的异样眼光,或源于不服输的较劲心态。如此种种,过劳成了一种不得已的主动选择。

但或许,对每一个正在过劳的人来说,都需要找到一个契机,和自己达成一次和解。也避免技术的革命带来职场的延伸,享受有快也有慢的真正的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