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套路毁掉的中国美发业:34万企业,竟没有一家上市公司?
▲北京工体附近,人均消费914元的某造型店 就好比一家餐饮店以低于菜的成本价为噱头,吸引顾客进门,再高价兜售酒水,这样的店要不了多久就会关门大吉,但在美发业,这一现象却如藤蔓肆虐,深入土壤,难以根除。 如同皇帝的新衣,人人都知问题所在,但是人人三缄其口。即便是以创新著称的“星客多”、“优剪生活”,也是避开要害,主打快剪模式,不洗头不造型只负责剪短。 有标准,有目标顾客,廉价、便捷、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是其最大优点,也是致命缺点,本质上也只能解决部分用户的痛点,美发业的整体环境并未得到任何改善。 更何况,优剪属于加盟制,官网宣称30万元投资可以开家店,每月盈利2万元,其中40%的利润需要给优剪。据业内人士透露,优剪是代理人管理门店,加盟商主要是投资等分成,毛利率在30%左右,那就是每个月单店6.6万元的营收。 但细算之下,回本速度根本不可能有官方说的这般理想。按单店配置1个店长,2个资深理发师,每天工作10小时,半小时完成一单,每个月26天工作日来计算,也只能到64480元/月(理发师客单价38元,店长客单价48元)。再加上每月的日常成本和理发师的提成,净利润已所剩无几。 而从产品体验来说,快剪模式的天花板太过明显,“东瀛造型”、“苑苑美发”等头部实体于是集中开始向“美发+美容的综合体”升级。 隔行如隔山,美容和美发两个领域的实际跨度南辕北辙,美发卖的是视觉,美容卖的是感觉,且对人员和管理的要求极高,新挑战不仅带不来新的赢利点,反而容易被倒打一耙。 当年周鸿祎的360软件用杀毒免费,增值服务收费颠覆了中国杀毒行业,与其法如出一辙的美发业却走进了死循环。 错就错在,理发本质上是个人的专属服务,而洗头和染发等服务显然属于更加细分的需求,把染发、护理等服务强加在每位顾客上,并非一种好组合。 泡沫总有被吹破的那天,与其大谈特谈所谓的“战略布局”、“产业变革”、“模式调整”,不如从头溯源,先重塑价值观,也许更能拯救崩坏的中国“美发业”。 请牢记,只走肾不走心,与耍流氓并无区别。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