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至于科技成果转化,无论是技术改造,还是芯片,对于我们中国的国情来说,银行信贷仍然是重要的融资渠道,银行要调整优化信贷结构,给工业以更有力的支持,原来贷款的余额里给工业的太少了,15%,新增的贷款里给工业的太少了,12%,希望调整一下结构,给工业更多的支持。 第二个问题,加强基础研发,组织国家、行业、企业三个层次的科技攻关。人类历史上每一个重大的发明创造都催生了生产力的跃升,基础科研、原始创新,是一个源头、是根本。 我国研发投入占GDP 2.19%,虽然比发达国家还低了一点,美国是2.79%,北欧,挪威、芬兰、瑞典是3%,所以他们出了不少诺贝尔获得者,日本是3.4%,虽然我们比日本稍低一点,但是我们的绝对量并不少,2万亿,仅次于美国。问题是2万亿中用于基础研发的占多少?5.5%,而发达国家都在15%-20%,俄罗斯是15%,所以我们科技投入不少,但是用在基础研发上的太少了。 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更多的体现在我们正在经受“锁喉之痛”,经贸摩擦已经上升到了科技层面、金融层面了。加强基础研发,工信部提出来一个口号叫“振芯铸魂”,我很赞同,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花钱买不来,换市场也换不来,只能换二流技术,核心技术是不会卖给我们的。怎么办?要靠自主创新,不断提升我国的自主可控力。当然,自主创新并不排斥开放创新,质量要结合起来,我们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还要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攻关,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要全面的梳理一下,我们还有哪些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没掌握,然后分成国家、行业、企业这三个层面,分层次攻关。 从国家的层面看,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命脉和全局,科技重大专项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我国2006-2020年,有16项重大科技专项,前两天又加了一项,航空航海发动机,17项。要举全国之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前三项都是电子信息技术,还有01项是核高基,02项是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02专项大规模集成电路,步履艰难,需要加倍努力, 大家知道在集成电路的四个环境中,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尤其是制造是最薄弱的环节,比如说关键制造设备、高端的光刻机,我们没有,我们都向荷兰买,我们的光刻机,低端的可以,高端电子化学品光刻胶,我们还要依赖进口日本,日本对韩国的器材,光刻胶是其中之一,这是国家层面,2020年第一轮结束了,正在制定第二轮2030年重大科技专项。 从行业层面看,在科技开发的大系统中,行业的共性技术,研发攻关是我们的薄弱环节。随着行政机制的改革,原来我们行业的研究院、设计院,大部分都公司化了,十几年前我在国资委的时候,国家决定把200多个行业的研究院、设计院,市场化、公司化,这个大方向是正确的,国有资产要保值增值,首先要把利润放到前面。另外市场化、公司化让科研单位为了保证盈利而搞小生产,当时我就给这些科研单位提出,加一项重大考核,你这一年有没有重大科技项目。很遗憾,在我在任那几年基本没有,但现在好多了,研究院、设计院的主要任务是要研发,特别是行业的共性技术,不能光去搞小生产。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