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安防行业研究:现状、趋势与格局
AI 芯片应用在安防系统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 AI 加速卡的形式嵌入到 前端摄像头和后端 DVR/NVR 中,提高整体计算能力,主要的 AI 芯片类型 为 ASIC 和 FPGA;另一种是以集成编解码、网络接口、视频分析等模块于 一体的 AI 芯片形式,应用于后端 DVR/NVR 或云端/中心服务器中,主要 的 AI 芯片类型为 GPU,也有部分 ASIC 和 FPGA 芯片。 AI 芯片的目标在于“训练”和“推断”。其中云端聚集训练和推断双重功能,通用 GPU,特别是 NVIDIA 系列 GPU 芯片方案是目前 AI 训练领域应用最 广泛的平台。GPU 芯片擅长并发计算,适合图形运算,上市快,通用性强, 但存在成本、效率、功耗三方面的瓶颈。半定制化 FPGA 芯片在中心推理 及数据中心也有较多应用,FPGA 允许用户通过硬件编程定义逻辑,其前期 启动成本低,通过再编程特性提供了灵活性,但这种优势是以更高总成本、 功耗以及牺牲性能为代价。面向云端 AI 应用,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尝试设 计专用芯片(ASIC 芯片)以达到更高的效率,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 Google TPU,由于使用了专用架构,TPU 实现了比同时期 CPU 和 GPU 更高的效 率。国内的很多初创公司,如寒武纪及比特大陆,也往往从门槛较低的专用 芯片入手。安防是 ASIC 芯片的主要应用场景,ASIC 芯片是一种专向设计 的集成电路,无论功耗、可靠性还是体积、成本均远低于 GPU,业界普遍 认为将会成为未来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生态的爆发,越 来越多的 AI 应用开始在前端设备上开发和部署。像海康、大华、宇视、苏 州科达、格灵深瞳、商汤科技等大部分公司的前端智能产品在 2016 年正式 推出。较为通用的应用为将智能识别类算法直接固化为 IP,嵌入到视频监 控 SOC 芯片中(全定制芯片),优点是量产后功耗、价格等都极具优势,但 功能拓展性有限。 当前安防监控领域最主流的深度学习芯片方案是 GPU,基本被英伟达掌控, 国内的 GPU 芯片方案尚无较大进展。但考虑到 GPU 方案存在成本、效率、 功耗三方面的瓶颈,针对推理阶段并非最佳选择。随着智能计算的不断前移, 不少安防产业链企业着重开发 FPGA/ASIC 智能芯片,如深鉴科技的 DPU 芯片(FPGA)、北京君正的 NPU 协处理器(ASIC)、寒武纪的 AI 服务器芯 片(ASIC)等,这些芯片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行业痛点,应用前景广阔。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