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张文宏等五大专家讨论:疫情常态化下的"理性防疫"
美国进行mRNA疫苗,进入三期临床研究,所有的分子疫苗、核酸疫苗到现在为止确实没有成功过,但是核酸疫苗的产能可以扩的特别大。现在疫苗基本上是进入三期临床,从这个结果来看,如果没有什么特别意外,相信今年年底初步会有结果出来的。如果结果不好,下面才是我们讨论的亚单位疫苗,还有几个亚单位疫苗都在准备中,亚单位疫苗如果要做,就会碰到前面大家讲的Spike突变会造成疫苗失效的问题。即便如此,亚单位疫苗技术也是非常成熟的,副作用也非常小。流感的变异度很大,但是新冠作为正链的RNA来讲,受变异的影响可能要小一些。 现在上世界上甲肝得到很好的控制了,公共卫生和疫苗接种都做的很好,清洁的饮用水一来,甲肝就没有了。哪怕负链的RNA疫苗,像腮腺炎疫苗,现在也基本解决了。所以针对疫苗的变异问题,哪怕今年年底不成功,明年亚单位疫苗也可以再尝试解决问题。所以疫苗的开发就是一个时间性的问题。现在大家日子还是比较难过的,事实上整个世界如果保持现在这个状态是非常危险的。现在才几个月,全球经济受到的打击如此之大。如果乐观一点,疫苗研制非常成功,今年年底出来再扩大产能,全世界也得明年年中才能用上,那么就还有9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如果不能有效地启动,这个风险是极高的。 至于冬季的时候疫情会不会出现第二波的问题。所谓的冬季出现第二波是现在这一波降要下来才有第二波,现在这一波全球范围内没有降下来。陈剑前面发了一篇文章,我们看到美国、印度、南美洲这几个国家加起来的确诊数量,印度、美国、巴西、俄罗斯每年新增的病毒人数占全球70%左右,全球范围内这一波疫情能否结束还得看他们的影响。西欧控制的不错,东亚也控制的不错,我们可能会面临第二波的挑战,原因是所有呼吸道传染病,如果没有达到群体免疫,它的流行没有被完全终止,在冬天来讲病毒复制程度要增加,室内的活动要增加,两个情况加在一起,第二波反弹的风险就会比较大。所以今年秋冬季在全球范围内的风险是有的,但对印度、美国、巴西、俄罗斯来讲不存在这个问题,现在他们的高峰都没有非常明确的看到,还在第一波当中。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