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N”之下,神州数码在云时代进击
云服务以TO B企业为主,这类似于初创的阿里巴巴,阿里先通过江浙一带数十万家中小制造企业,打造出1688,然后利用B端的经验和关系,孵化出了淘宝和天猫,彻底甩开一个个竞争对手,即便是今天也难有人能挖其墙角。 云服务商面临的规模效应分为两个:一个是能力规模,一个是B端资源规模。 能力规模上,神州数码已构建起支撑多云混合布局的全面云管理服务能力,可以为客户提供全栈式综合性的服务,SaaS和PaaS相关的开发、服务以及针对数据服务领域的技术、产品能力都得到了长足进步和积淀。 B端资源规模上,一方面,神州数码已在厂商端形成覆盖七朵公有云,以及120余种主流云应用SaaS资源、600余家云生态合作伙伴资源的云资源池。另外一方面,神州数码已为多个行业的头部客户提供多种类型的云及数字化服务,并形成了超高客户粘性,续单率持续保持高位。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神州数码依托二十年的扎根国内IT市场的深厚积累,构建起覆盖国内1000余座城市,涵盖了30000余家渠道合作伙伴的独特而强大的To B端营销网络,使得神州数码的云业务能够精准触达大中小各类客户,客户池越大,主动蜂蛹而来的客户也就越多,积累的解决方案也越多,向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第三,“飞轮效应”之下更加深入和稳固 机械结构中有一种飞轮,使静止的轮子转动起来一开始需要耗费大量的力气,但飞轮会越转越快达到一定的速度后,动能持续增强,并形成强大的自驱力。 云及数字化领域就是典型的飞轮效应,从底层技术,到云资源的对接,再到解决方案的构建,当规模和积累达到一定量级,就很难停下来被超越,技术先人一步,将会步步领先。 神州数码也是如此,云及数字化的业绩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5%,这背后都是长久以来积淀的成果,已经越过飞轮效应的临界点。 当前,神州数码在MSP、ISV和技术平台上追加投入,加大对高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投入,改造内部流程和文化,当自身实现了数字化转型之后,实际上就会自驱动地向云、大数据、人工智能方向快速发展。 在未来,神州数码通过公有云的合作,同广大客户接触,再通过MSP(多云混合环境下的云管理服务),与客户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让客户体验到优质的、有价值的服务,然后再通过ISV或数字化解决方案,不断延长、累加自身能力,帮助客户进行数字化转型。 一步一步,一环扣着一环,在飞轮效应的推动下,利用惯性和系统的力量,让企业围绕着云自动地运转起来。 三、“分形创新”之下,神州数码站稳云时代 作为一家科技驱动的云及数字化领军企业,云战略转型走过三年的神州数码,也正处在战略转型的新一轮的关键时期。 从国内外科技企业的经验来看,云服务将经历三大阶段——价值发掘阶段、软硬件技术阶段、商业模式落实阶段。我们可以看到,国内的云服务大体处在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并不意味着原来的模式被摒弃,而是共存且探索的。 混沌大学教授李善友曾经提出过一个理论,叫做“分形创新”,即不要放弃主营业务而去布局新业务,恰恰相反,在主营业务之中注入创新,新业务将会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无论是对于神州数码,还是神州数码所服务的客户,这一理论都十分贴合。 随着“云+信创”业务的发展,神州数码原有业务在持续注入新的活力,并迎来新的机遇(蓝色圆圈部分),在S型曲线上实现新旧交接,一浪接一浪,寻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而且,由于云业务的天花板更高,最终也会成为神州数码的支柱性业务,成为三大支柱业务中最长的那一根,成为神州数码未来的柱石。 Provant公司的副总裁约翰·辛格和Novafions公司管理总监约瑟夫·弗克曼在所著的《卓越领导》一书中提出了“帐篷理论”——帐篷的容量不仅仅取决于篷布的大小,还要看支撑篷布的中心支柱有多高,支柱越高,帐篷的容量就越大。 如此一来,帆布帐篷下的空间也就会更宽广。当云服务成为更高的那一根支柱时,它的核心辐射作用散发,从而将各种资源和能力整合在一起,形成有机整体,这就是它的“N”,代表着不受限的未来。 小结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