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信息技术中心项目总监王娟:全闪存阵列技术规范探讨
全闪存阵列它通常会采用数据缩减功能去减少在存储系统中实际存放的数据量,降低使用成本,缩小与磁盘阵列成本差距。同时开启数据缩减功能对前端业务性能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我们对数据缩减功能以及它要达到的效果进行简要的要求。 数据缩减功能使用效果跟业务场景是强相关的,在不同的业务场景下能够达到的数据缩减比是不一样的。以Gartner发布的数据为例,OLTP数据库这种业务场景下开启压缩功能的效果更好,数据缩减比能够达到3-4:1。VDI这种业务场景下开启重删功能的效果会很好,它的数据缩减比能达到7-12:1。 全闪存阵列主要用在核心业务中,有一块比较关键的业务是CRM数据库,所以我们就采用核心业务系统中的CRM数据库中的数据存储模型,去测厂商不同产品能够达到的数据缩减比效果。同时由于数据缩减功能的开启,会对前端业务系统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在考察产品它的数据缩减比值的同时,也会考察开启数据缩减功能后对整个系统业务性能的影响。 2、快照一致性组功能。 核心数据库通常会采用多个LUN分别存放其数据、控制数据、redo log等,这些数据之间存在关联,我们需要在同一个时间点对它们创建快照,保证它们数据的完整性。因此需要要求快照一致性组功能。 3、远程复制和双活功能。 通过调研发现,现网有很多业务它采用了双活双中心,或者是远程复制的容灾方案,超过80%的核心业务会对远程复制和双活功能有要求,因此我们也加强了这块的要求。 4、重构时间要求。 硬盘连续性失效会导致存储系统数据的丢失,因此我们会对硬盘在故障后的重构时间进行一定的要求。数据重构时间跟前端业务负载压力强相关、同时数据的重构也会影响到前端业务性能,这个重构时间要求是针对前端业务负载达到整个系统性能峰值50%的业务负载情况下发生重构、并且数据重构时对前端业务性能的影响不能超过5%的情况下,要求1TB裸容量的重构时间不能超过90分钟。 全闪存阵列技术规范中性能要求: 我们在制定全闪存阵列的性能指标时,会综合考虑业务的需求、全闪存阵列设备的硬件配置、厂商产品实际能力等多个因素。 我们拉齐全闪存阵列设备的硬件配置,在满足该硬件配置最小要求的情况下,去测试多种厂商产品的性能,综合考量后,去制定全闪存阵列设备的性能指标值。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