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IP、发行、资本 过去一年互联网如何深刻改变中国电影?
在“作家纷纷开公司”的时代,获得一个好IP困难重重。互联网公司如果不能利用自身优势牢牢抓住电影的最上游,电影行业资历尚浅的他们很难取得成功。“互联网公司都很年轻,有技术,有数据,但他们缺乏的是对内容的感觉,这种感觉需要积累。不过IP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项目的质量,这是风险控制最直接的办法,也是互联网公司为什么追逐IP的直接原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传统电影人告诉腾讯科技:“IP可以最大程度地缩小这些年轻公司和行业老兵在影片判断上的经验差距。” 宣发之战:地面部队、在线选座的正面较量 乐视影业在IP上存在短板,不过这并不影响大家把他归为“五大”之一。华谊影业、博纳影业、万达影视、光线影业、乐视影业是国内五大民营电影公司,他们在国内电影发行市场的地位类似于“好莱坞六大”(华纳、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索尼/哥伦比亚、迪士尼、环球)。
![]()
除了票房占有率,业界把乐视影业归为“五大”的原因恐怕还有它的“传统属性”。虽然乐视影业每年都会强调自己是一家互联网时代的电影公司,要与乐视“生态化反”,但腾讯科技采访到多位影视行业人士,他们都认为乐视影业和其他互联网影业有很大区别,乐视影业更像是传统电影公司。 乐视影业CEO张昭之前是光线影业的总裁,加盟乐视后,他显然把光线的传统做法搬了过来。2014年,张昭曾在采访中表示当时乐视影业的地推团队已有300人,整体人员配比中,线下占到50%。乐视影业的确很擅长地推、路演等传统电影宣传手段:在《敢死队》2上映期间组织“英雄主义代代相传”的活动,印了很多刺青贴纸;在《熊出没》上映期间,乐视组织了5000名线下志愿者在电影院扮演“熊”和“光头强”。 从传统电影公司挖人的互联网影业还有阿里影业,原CEO张强在加盟之前是中影集团副总经理。他的到来帮助阿里影业迅速建立起一家电影公司该有的框架。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影视公司意识到,电影产业不是互联网可以轻易颠覆的。“在互联网和其他行业结合的情况中,电影产业是相对困难的。”猫眼影业总经理康利告诉腾讯科技:“内容创意产业本质上不是效率制胜。互联网在很多领域能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电影行业,效率很重要,但效率不是第一。”他向腾讯科技坦言,猫眼电影有30%的员工来源于传统影视公司,这个比例在电影投资业务里更高。 不光是猫眼,脱胎于“微信电影票”的“娱票儿”、阿里影业淘票票等票务平台都在原有线上营销体系之外建立起传统套路的宣发能力。猫眼发行的《大闹天竺》已经跑了三十多场线下路演,在和腾讯科技谈话结束后,他还将启程去给这部电影的导演王宝强加油打气。 显然,互联网公司们虽然还在躬身摸索,但他们已然不满足于大数据和流量所带来的成就感了:他们更想渗透到电影产业中去。在线选座购票平台从操作的便利性、效果的反馈上都显现出比传统线下发行更大的优势。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