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百科 > 正文

记者卧底调查黑产军团:伪造、骗贷、欺诈、内鬼……

发布时间:2017-03-10 08:25:24 所属栏目:站长百科 来源:中国企业家
导读:副标题#e# --> 面对层出不穷的伪造、大规模骗贷、有组织欺诈及内鬼行为,新金融公司又该如何反无间道。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李潇雄 编辑|米娜 已经有三四万笔贷款申请了,放不放款? 咱们昨天刚刚上线,怎么就有这么多人来申请了? 不过一晚上的时间,数万

  但应对后一种方式,则复杂许多。B公司负责人略举了两则特殊细节,他们通过大数据风控系统发现,用户在骗贷行为中会有一些特别细小的变化:如在重复输入身份证号码时的节奏会变化,有很多人在出生年月日那几位数字时也会卡壳。又比如,这类用户经常会夸大工作信息以谋求更多额度的贷款,填写自己在一个高大上的写字楼里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信审员会出其不意地打个电话过去询问,“你从办公室的窗户看出去,能看到哪些风景?”

  C公司则是一家完全信仰大数据风控的公司,一般人认为年龄越大的人,欺诈风险越低,但通过大数据分析来看,线上小额借贷领域却正是年龄越大的人风险特别突出。“一般年纪大的人多少都会有些储蓄,不会少那几千块钱,但他们的身份信息却极其容易被黑产盗取和利用。”

  而他们也不约而同提及,有的平台试图用行业黑名单来应对黑产军团的攻击,对外宣称已经掌握了上百万中国诈骗分子的信息。但实践发现,用行业黑名单来防御是特别脆弱的方式,“当这个人能够被黑名单查到的时候,他已经行骗结束了,很有可能这个身份已经消失了。”

  寻求平衡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黑产军团的存在俨然已经成为了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但在反欺诈的拉锯战中,平台方似乎清晰地认识到,这是无法根治的现象。

  行业中有机构提供第三方行业信息共享的平台,试图把各自平台的借贷信息汇集到一个第三方数据平台,从而规避多头借贷、骗贷的行为,或提高骗贷成本。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一方面在于接入和使用第三方数据平台会抬高不少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更在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士背景差异巨大,大家对于金融风控的意识本身就存在着鲜明的冲突。

  有过传统金融机构从业背景的人士坚守传统金融的风控法则,并语调鲜明地声称,“金融绝对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做的行业。”而有着互联网从业背景的人士则信仰,技术和数据有时比人更可靠。对金融风控的认知差异,在行业中形成了不同类别的风控派系。

  在上述接受采访的人士中,对于风控的认识同样存在着观点的冲突:坚持传统金融风控法则的平台认为,大数据风控是“概念忽悠、炒作扯淡”;而信仰大数据风控的平台则认为,传统金融线下面审的方式过于落后。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