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爆红的《国家宝藏》,会带领文化类综艺走出同质化怪圈吗?
在以往的电视荧屏上,以国宝为题材的电视节目并不稀奇,比如《国宝档案》、《华豫之门》、《鉴宝》、《寻宝》等。但这些节目大多以平实叙述为主,很少以综艺的形式呈现。而《国家宝藏》首次将博物馆拉进了综艺舞台,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新鲜感。 就播出的第一期节目来看,这期节目介绍了故宫博物院内的三件文物——千里江山图、各种釉彩大瓶和石鼓,分别邀请李晨、王**和梁家辉担任“国宝守护人”,为观众演绎国宝文物的“前世故事”,再为文物寻找到“今生”的接班人,让其亲口为观众讲述自己的痴狂往事。虽然有明星光环加持,但节目的重心仍然放在国宝上,每件国宝的故事都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2、新颖的节目形式,让国宝“活”了起来 以往的文化类节目,多数都以演播室录制的形式为主,节目形式比较单一,因而很容易让观众失去新鲜感。《国家宝藏》在节目形式上有明显的创新,既有在演播室录制的环节,有拍摄的文物纪录片,还有演员们演绎的小剧场,多维度地讲述每件国宝背后的故事。 就拿首期节目的第一件国宝《千里江山图》来说,在小剧场环节,李晨等演员演绎了这样一段“前世故事”:李晨饰演的宋徽宗,因为一幅“踏花归去马蹄香”的画作,深为赏识天才画家王希孟,特许他在宫中完成《千里江山图》卷。但王希孟却因此受到了奸臣蔡京的妒恨打压。直到数月后,这幅绝世画作完成,徽宗转而将《千里江山图》卷赐予蔡京。在北宋覆灭后,天才画家王希孟也自此消失。 这个“前世故事”,实际上来自于画中蔡京的那一段儿题跋,节目组根据这段题跋进行了大胆的猜想,成就了这个精彩生动的小故事。虽然有不少虚构成分,但通过戏剧的形式来讲解国宝的背景故事,比专家枯燥的讲解要生动得多,也更容易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了解“前世故事”之后,节目还为这件国宝找到了“今生”的接班人,让他们到演播室讲述自己的故事。自称是“好色之徒”的冯海涛,专注《千里江山图》卷的青绿之色长达四年,耗时两个月时间复制了十分之一的《千里江山图》卷。而“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制作技艺”的唯一传人仇庆年老先生,在深山老林独自寻找矿物颜料,探索让颜色“千年不腐”的秘诀,令人十分钦佩。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