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网红美妆如何做到估值10亿美元
今年7月17日,Glossier带着自己标志性的粉色跨界时尚界,在Instagram推出了“GlossiWEAR”服饰系列,包括连帽卫衣、T恤、棒球帽、拖鞋、发夹、运动包等,每件单品都露出着大大的“Glossier”的标志。 Instagram网红、模特Tia Jonsson身着Glossier粉色连帽衫,成为传播最广的一张照片。 与此同时,回归到产品线上,Glossier的美妆产品风格也越来越大胆了。 2018年的格莱美颁奖礼上,碧昂斯顶着一头金色的发辫,涂着紫色的口红,还打着Lidstar的眼影——Lidstar,就是Glossier的珠光眼影系列。 Glossier强调的一直是“肤感”和“无妆感”,但这对消费者自身的皮肤状态要求极高,也因此,过去一直有人批评Glossier只为了迎合那些天生肌肤状态完美的消费者。当Glossier也开始做珠光亮片的美妆产品时,美国讽刺网站Reductress还在其2017年的文章中用了“Glossier为并不美丽的女性推出新化妆品系列。” Reductress说的就是Glossier当时新推出的“Prettier”系列化妆品。 这样的动作对于一直以来强调护肤、自然及“无妆感”的Glossier来说无疑大胆而危险,相当于“打脸”颠覆自己的产品理念,何况Glossier依靠之前的产品理念号召了一大批粉丝基础。 闪亮彩妆究竟是一剂毒药还是销售的增量,还是一个问号。但Weiss并不承认这是产品调性的大转变,在接受“Buzzfeed.News”的采访时,Weiss说:“它从来就不是一个转变。从‘Gloss’到“Glossier”,“完全是遵循了同一使命的进化。” 新故事还在讲。 2. 从线上走向线下 落地拱形窗户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粉色的石膏墙、粉色的陈列柜,粉色的沙发和台阶——这是Glossier位于纽约SOHO区Lafayette街的“旗舰店+办公室”。 三层的店面,Glossier编辑部和Boy Brow Room(眉部系列产品体验空间)占据了其中一层,办公楼层则包括开放式办公区、会议室、厨房、浴室和休息室。店里没有库存,顾客用iPad下单,商品随后才能完成传送。 线上的部分其实已经讲的差不多了——从线下到线上,再“回归”到线下,零售的形态在中国已经完成了一个轮回。 腾讯研究院有资料显示:消费者购买美妆产品的渠道很难单纯的被分为线上线下,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线上线下交织。比如除了单纯的线上线下,还有这样几种:线上了解信息,但选择线下直接购买;线上了解信息,线下体验,但选择回到线上购买,还有线下了解信息,最后通过线上购买。 挪到美国,“新零售”和“全渠道”不再是互联网巨头们之间的斗兽场和品牌的“赋能”工具,而成了新兴小品牌们的自觉认知——尽管他们通过线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是铺设起了线下店。 Kylie Cosmetics通过自营的网站做到了年近5亿美元的销售额,却也选择了在1,200多家Ulta商店中开出自己的专柜;第一年销售额就超5亿欧元的Fenty Beauty,其线下的选择是丝芙兰。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