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跑马圈地” 传统出租车路在何方?
宋中杰表示,“三化”最核心的是后面的技术、数据、模式,“现在提的网约化、数字智能化、线上线下一体化,也是基于技术、数据和模式这个大基础之上的。而传统巡游车的转型升级,是综合的系统化工程,必须在乘客、司机、公司、政府这四方面,实现全方位的体验、服务和管理的提升,才能够推动整个传统巡游车深化改革。”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证券日报》记者询问多位网约车用户时发现,在涉及晚间打车安全性时,这些网约车用户都会选择打出租车。“如果太晚的话,我就不打网约车了,还是打出租车比较安全一点。”有网约车用户如是说。 未来出行行业会怎样? 虽然业内各界给出了不同的建议和措施,但未来的出行行业到底会怎样发展还未可知。 “网约车有相对比较活跃的模式,结合比较好的算法可以大幅提高效率。”刘岱宗举例称,2018年《自然》杂志封面曾刊登麻省理工学院最新的研究成果,把目前相当于拼车的这种模式进行算法的优化之后,测算出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地区,只需要3000辆在网约平台上发起订单的拼车或者合乘车,就可以替代13000辆传统出租车。 另据ITF(国际交通论坛)分析称,如果出租车也是无人驾驶的话,那么,将有80%的私人小汽车出行可以转到共享出行里面。 据悉,Google旗下的Sidewalk做了一个未来出行的分析称,从现在多伦多整体的出行情况来看, 54%是私人汽车,但是在Google未来社区的出行模式打造里面,只有15%留给了私人小汽车,共享出行和出租车从原来的2%增加到10%。 从上述分析可见,出行行业的未来有着众多的不确定性,而在业界人士看来,在网约车强势发展的目前,出租车需要做的就是尽快改革,实现与网约车的共存。 事实上,对于网约车和出租车新老业态如何双向互济、良性互动、融合共生的问题,包括交通运输部在内的各界相关人士都在试图通过改革找到一条出路。 据刘岱宗分析:“网约车平台其实有助于提高出租车车辆利用效率,通过分析可以看到,在早上8时到下午18时之间,网约平台可以提高出租车的载客效率达15%。” 不过,郑小平认为:“网约车经营模式是与汽车租赁公司以及第三方劳务公司合作,由专车公司在整合资源后与乘客建立信息通道,满足乘客个性化出行要求,而出租车有严格的总量控制和运价管制,两者在竞争中不处在同一起跑线,不少城市将网约车纳入合法体系的同时,出租车行业改革迟迟未动,更凸显了出租车和网约车的矛盾。” 在竞争条件不平等的情况下,传统出租车行业要如何应对网约车的冲击呢? 据了解,在网约车兴起之后,各国对网约车都有着不同的监管措施。如牌照发放、里程数计算、价格制定等皆有着一定限制。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