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决策:美国科技巨头拆分没落史
“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愚蠢的事情。”当时的媒体这样引述着反对方专家的言语,他们表示,无法理解拆散美国“管理最出色的公司”这一决定,这有可能使曾经发明出电话、晶体管、C语言的贝尔实验室难以再持续创新。三十年后回顾,果然一语成谶。 美国政府与市场对这些体量庞大的行业巨头始终表现得爱恨交加,既反感于巨头对市场的垄断与独一无二的话语权,又仰赖于它们强大的发展能力,在过去的数十年中,摇摆不定。 在反垄断拆分中,AT&T的案例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称为“结束”,是因为对于这场拆分的是非成败至今尚无定论,自此之后,美国亦再未真正实施过以反垄断为名对大企业的拆分;然而,自这场拆分开始,微软、谷歌、Facebook、高通等无数科技巨头,均在不同时期,被“反垄断拆分”的呼声所笼罩。 AT&T的案例及其代表的技术或许都已过于遥远,对于当下的科技企业来说,微软曾经面临的反垄断纠纷,更为贴近、也更惊险。 那是在1998年10月,美国司法部和20个州的总检察长联合提出对微软的反垄断诉讼,其原因与AT&T颇为相似:这家公司占据了重要基础设施,并操控这一设施以阻碍竞争。AT&T操控的是市话费率,而微软则被指控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以垄断浏览器市场,更直接地说,在当时的行业环境下,这一行为被视为垄断了“互联网的入口”。 微软的Windows系统在当时的市场中占据了9成以上份额,Office办公软件更是拥有接近100%的市场份额;在浏览器上,微软也占据了半壁江山。 彼时,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刚过不惑之年,还并非日后人们所熟悉的那个笑容可掬的慈善企业家。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这位科技大佬的形象多是“霸道的垄断者”。 为了拿下浏览器的另半边天,盖茨决定将Windows与IE捆绑销售——如果想使用微软的Windows 95,电脑制造商们必须承诺安装IE浏览器。这一规则在诉讼中被传出后,比尔·盖茨形象大损,甚至有人公开甩了一张沾满白奶油的派饼在他脸上。 但这项颇为霸道的条款推动了IE浏览器的市占率直线上升,到2000年时,其市占率已经从2年前司法部发起诉讼时的40%提升至80%。 强势的增长激化着案件,连绵不绝的诉讼从1998年一直持续至2002年,主审法官托马斯· 杰克逊曾一度裁决微软需要将操作系统和浏览器一分为二,并在未来十年内不得合并,但随后又被哥伦比亚特区联邦上诉法院驳回了判决。 直到2002年,司法部与微软方达成和解,前者不再要求拆分,而后者缴纳了罚款,并改善了部分垄断行为,微软惊险过关。在纠纷最激烈的2000年,比尔·盖茨卸任了微软CEO并成立慈善基金会,此后亦与“垄断者”的形象渐行渐远。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