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和他的“那些花儿”
卫哲与马云则相识于 2001 年一场哈佛大学组织的中国企业家演讲活动中,他们在返程时坐到了一起。显然,这是一趟令彼此都感到愉快的飞行,5 年后,当卫哲从百安居中国总裁职位上转身时,马云把他拉到了杭州,出任阿里巴巴 B2B 总裁兼 CEO。 从数据来看,卫哲没有辜负马云的选择。在他担任 CEO 的四年间,阿里巴巴营业收入从 13.6 亿提升至 55 亿元。其中,老牌的 B2B 业务实现了持续增长,以此为依托,阿里巴巴得以持续孵化淘宝、天猫和支付宝等新产品。 而这些新故事,也成为了后来阿里巴巴赴美上市的骨和肉。 03 " 我今天的心情很好,就像今天的太阳一样。" 这是卫哲站在 2007 年 11 月的港交所发出的感叹。然而,七年之后,当阿里巴巴在纽交所掀起那场造富运动时,他已经成为局外人。 卫哲是在 2011 年初引咎辞职的。 2011 年 2 月,阿里巴巴 B2B 公司突然发布公告,称公司清理了逾千名涉嫌欺诈的 " 中国供应商 " 客户——调查发现,直销团队中有员工为追求高业绩、高收入,故意或疏忽导致涉嫌欺诈类公司加入阿里巴巴平台。 CEO 卫哲引咎辞职,在公开道歉中他表示:这四五年里,我学习到作为阿里人要勇敢地面对并承担自己的责任。
这是一段关于卫哲所代表的部分 " 外来和尚 ",其传统企业经营观念中以盈利为主要指标,和阿里巴巴彼时遵守的诚信、公正原则为上的创业价值观的碰撞,即是否可以越过公司价值观达到期望的盈利所得。 马云当然选择了维护阿里巴巴的价值观。 职业经理人对阿里巴巴上市的意义无需赘述。2007 年上市前后,大批职业经理人进入阿里巴巴,被分配到各个关键岗位。上市后不久,阿里巴巴就开始了高层调整,12 月底,包括淘宝网、中国雅虎和支付宝在内的八大高管陆续被调整,要么派出学习,要么调岗。 几家门户网站科技频道纷纷制作专题,报道这场可谓大胆的组织架构调整。 资本市场的财富都是有代价的,上市意味着这家公司从业务、财务到人员构成,都要经得起严格的公开审视。而一家企业的进化总是需要新鲜血液,光凭老人的能量,显然不足以应对来自更广阔世界的新挑战。 离开的人中,甚至有 " 十八罗汉 " 成员。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