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不反思,谁还会买“电动爹”?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中国国内的大车企很难做好创新,而新造车企业又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政府资源来发展技术,如果双方能够找到整合的点,扬长避短的合作,将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但双方合作阻碍不小,大企业的组织架构和新造车的互联网基因相互融合并不容易。相对来说快捷的方式会是《规划》提到的重组,未来不排除国有企业主动甚至被动吸收新造车势力的情况。 其中一个可能实现的案例是拜腾与一汽。此前曾有传闻说一汽过度干预拜腾的经营管理,后续遭到双方否认,但是双方目前的关系仍令人浮想联翩。从模式上来说,资金雄厚的国资车企通过入股甚至控股的方式来整合新造车企业,是最有可能的方式,政府也乐见其成。 另一个 " 混改也是给双方合作提供了一个契合点。" 一个国际咨询公司的合伙人对出行一客表示,爱驰和江铃合作的路子是对的,但同样是摸着石头过河,需要时间来验证。而且这个案例中," 混改 " 的传统车企并不强势,希望创业公司反向带动,耗费的时间或许更长,但留给中国本土车企的时间窗口并不多。 不过,融合与协同这个方向,最让人激动、最具有想象空间的是汽车产业与其他行业发生化学反应。 正如《规划》所言,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正由零部件、整车研发生产以及营销服务企业之间的 " 链式关系 ",逐步演变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领域多主体参与的 " 网状生态 "。 " 现在本身靠车企自己能够做的事儿已经不多了,下一步真正要去破局,在整个生态体系中形成一种创新,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模式创新,确实需要跨界。" 前述咨询公司人士这样表示。 智慧城市是相对遥远但诱惑力最大的市场。《规划》专门提及 " 智慧城市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行动 ",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通信融合,支持以智能网联汽车为载体的城市无人驾驶共享出行服务、物流配送、市政环卫、定制化公交和特定场景示范应用。 想象是美好的,不过,此前一个智能网联的专家曾对出行一客指出,国内的相关政策制定存在一个问题,包括此次《规划》中的表述,仍旧是 " 人 - 车 - 路 - 云 ",也就是说,从人和车出发、再到路和城市,这样的思路是缺乏顶层设计的表现。" 真正实现无人驾驶与智慧城市,思路是城 - 路 - 车,从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出发,结合路网、车辆的升级改造。" 该专家表示。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