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朋友」,温和的企鹅正在重拾狼性?
不只是字节跳动,进攻还来自腾讯内部——2018年,腾讯微信团队两位前高管离职创业,开发了分别名为echo瞬间和POP IM的新社交产品。其中,echo创始人为黄天晴,曾任微信事业群开放平台基础部基础产品中心总监一职。 黄天晴在2016年微信公开课PRO版上演讲 腾讯在社交领域的护城河依然稳固,无论是前微信成员,还是凶猛的字节跳动,相关尝试并没有激起真正的水花,而如今,腾讯选择自己下场,希冀通过多点出击,复制QQ、微信的成功。 但社交护城河牢不可破并不代表腾讯可以高枕无忧,近年来,腾讯在信息流、短视频产品的竞争中一直未能摆脱被动追赶状态,旗下微视获得大量资源倾斜,但依然未能拔得头筹。 微视去年曾获得微信朋友圈的限时推广入口,巨大流量一度让微视APP冲至苹果应用商店榜首 隐忧已经浮现,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腾讯系APP的使用时长占比从去年同期的46.2%降至42%,而字节跳动系的使用时长占比则从10.6%增加至12.5%——而在后红利期,对争夺的时长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面对现实,腾讯选择主动出击,一年推出70余款新品是其尝试的切面。问题是,如果方向模糊,努力能解决问题吗? “佛系”腾讯重拾战斗力腾讯从来不缺少战斗力,只是在不同阶段,战斗力的发力方向并不一样。 在早些年,腾讯战斗力的主要表现是横扫外部竞争对手。 尽管现在人们越来越少提起,但互联网早期用户们应该都还记得,在成为巨头的路上,腾讯多次上演后发制人的招数,先后打败联众、泡泡堂等产品,虽然树敌颇多,却也不断拓宽了自身疆土。对此,腾讯官方认可的传记《腾讯传》中也没有讳言。 马化腾曾解释称:“我不盲目创新,微软、谷歌做的都是别人做过的东西。最聪明的方法肯定是学习最佳案例,然后再超越。” 3Q大战为腾讯的发展战略摁下了转向键。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