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玩法、叙事、主题三个角度浅要谈谈《死亡搁浅》的好与坏
小岛秀夫的游戏世界虽然经常建立在一个虚拟的世界观之上,但却始终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这次《死亡搁浅》围绕“连接”这一主题展开,不难看出是将其视角转向了当今社会中现代人的社交焦虑。互联网和AI的蓬勃发展虽然使人与人之间的生活和交流更加便捷,但却似乎并没有拉近人与人心灵之间的距离,这种反差和失落感使得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孤立,也自然而然地孕育出人们对于现代科技的质疑和反思。 这种思潮可以说是赛博朋克此类概念如今大热的一部分原因,《死亡搁浅》很大程度上就构建自这一点,并且似乎走向了另一种极端。《死亡搁浅》中的世界可以说极其“返古”。死亡搁浅现象几乎摧毁了现代文明的一切硕果,小岛秀夫在游戏中要求玩家放弃现代文明中可以交由机器人实现的一切,并以快递员这样的身份去模拟旧时人与人交流的方式,以重拾往日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游戏中将人与人之间的对抗转变为人与自然的对抗的玩法设定,也像极了远古时期人类团结起来形成部落,一起对抗大自然的样子。 ![]() 但《死亡搁浅》又不似赛博朋克题材的作品那样充斥着科技悲观主义,从本质上来讲,小岛肯定了现代科技存在的意义。游戏中的开罗尔网络可以说是现实世界中互联网的象征。纵然《死亡搁浅》中的众多NPC角色都对UCA及开罗尔网络抱有怀疑,但鼓励人们加入UCA,重拾对现代文明的信心的主线一直贯穿始终。虽然也有希格斯这样借用开罗尔网络搞事情的反面人物存在(他凭借开罗尔网络找到了艾米丽),但终究是一个邪不压正。从这里似乎也可以猜到小岛秀夫自己对于现代科技不偏不倚的态度,如何使用它们完全其实取决于人类自己的态度。 只不过《死亡搁浅》在其结局还是就这一点提出了终极的拷问。山姆用开罗尔网络将所有人连接在了一起,但这却是触发最后一次死亡搁浅的先决条件之一。如果这种人类文明所创造的成就终将带领人们走向毁灭,那它的存在是否还有意义? 关于我们的传承与延续…… 上述一点似乎可以延伸至小岛秀夫对于人类文明的存在和延续的惯性表达。这种表达在《合金装备》系列探讨基因与模因时就可见一斑,如今同样也在《死亡搁浅》中被以这样的方式继承下来。面对这样颇具宿命感的拷问,小岛秀夫给出的答案是,即使人类面对未来终将只是苟延残喘,但我们仍然有责任将自己物种的存在延续下去。这种回答与《合金装备2:自由之子》中讨论的模因的传承,以及在《合金装备V:幻痛》中给出的“我们没有明天,但我们仍然可以对未来抱有希望”这样的回答所表述的,大体上是一致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小岛秀夫在不同的作品之间,对于这种意志的不断传承。 然而需要泼的一桶冷水是,世界毁灭、人类的究极命运其实也是一个被好莱坞电影嚼到烂的话题。《死亡搁浅》不出意外地设置了一个“世界就要毁灭了,我们大家一起去死吧”式的希格斯这样的混蛋,同时也设置了救全人类于水火之中的伟光正主角山姆,以及被夹在两者之间不知所措的艾米丽。这可能也是我觉得《死亡搁浅》的主线没有带给我太多惊喜的原因(相比于《合金装备3:食蛇者》)。《死亡搁浅》中真正让我往“传承”这个主题去思考的,主要是由于其隐藏在第六次大爆炸这一明线背后,关于山姆的亲情线这一暗线。 ![]() 出于对死亡的本能抗拒,人类总会想办法将自己的存在以某一种形式延续下去,无论是基因还是模因。小岛秀夫曾坦言过,或许是因为基因的问题,他这个年龄已经算是他们家族中最为长寿的成员之一,因此他也无法预言自己还有多少时日可以存在。因而对于小岛秀夫来讲,这种对死亡的思考或许使得他将自身的存在延续下去的欲望更加强烈,而这也不断驱动着小岛创作出这样的作品。 在《死亡搁浅》中,玛玛无法割舍自己早死的孩子,心人在冥滩上苦苦寻找着自己的妻儿,克里夫也是因为放不下自己被夺走的孩子才变得阴魂不散。我们的主角山姆之所以丧失对人类社会的信心,也是因为他曾经失去了自己的妻儿。到后来让山姆解开这种心结的,又正好是他怀里的BB——洛。在游戏的开始,山姆将自己的养母斯特兰德送去火葬,从上一代人那里接过人类文明的火炬;在游戏的最后,山姆将洛从育婴舱中解救出来,这束焰火又将传递给下一代人。 生命不仅仅是遗传我们的基因,除了DNA之外我们还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演讲、音乐、文学、电影……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愤怒、喜悦、悲伤……这才是我想要流传下去的东西,也是我的生活。我们必须把火炬传递下去,让它的光亮照亮我们那些复杂而悲伤的过去,让孩子们了解它们。在这个数字信息时代我们完全有能力做到这些。或许有一天人类的路程会走到尽头,生命将在其他星球上延续。地球或许终将要毁灭,但是我们仍然有责任尽力留下生命的痕迹。延续过去,创造未来,也都是一样的。 ——《合金装备2:自由之子》 来源:机核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